1.逸。梵高为什么选择了穷困与孤寂?

2.重复率很低很低的小众文案

3.2021夏天的文案 有关于夏天的文案怎么写

梵高文案句子怎么写_梵高短句

最近在翻家居杂志,发现家居类稿件都有一个通病——辞藻华丽,华而不实。

360°讲舒适谈精致,一句话至少3个形容词,文字很美语感畅快,却似乎有什么不对。

比如这句:“XXX客餐系列家具,以梵高的画作为主要灵感。从艺术出发,将匠心时光雕工艺与木质粗野的纹理相融合,使家具表面的肌理感与文森特·梵高画作的笔触呈现异曲同工之妙,在家居生活中流露艺术美感、营造艺术氛围。”怎么说呢,官方自嗨最为致命!

自嗨型文案,也称“X型文案”,是99%文案的通病。

这也是很多文案尽管工作了三五年,他的出品仍然被甲方被老板要求加班加点反复修改的原因所在。

如果你也有类似苦恼,在吐槽甲方的苛刻要求和老板的奇葩龟毛之前,不妨回想一下,你是怎么开始写文案的?

你可能在早上10点或11点,接到临时的工作单——为新出的家居新品,写一句banner主广告语或者一段产品简介。

看起来小菜一碟,写起来绞尽脑汁。

你把工作单看了又看,去了5次洗手间,在露台抽了2根烟,逛了6个家居网站,翻了近2年的戛纳获奖作品…...word写了改改了删来来回回几十次,直到下午3点,文档还是一片空白。

你发愁,你苦闷,你叹气,为什么就没办法很快地写出让自己让老板让客户满意的文案,为什么缪斯女神迟迟不来,为什么好不容易写好了自认为不错的文案结果数据表现却平平?因为写文案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家居文案。要知道,所有的文案都和你一样,都曾经或者正在为了一句文案想到头秃。

优秀的产品文案案例很多,优秀的家居产品文案却很少。很多同行喜欢用各种理论包装文案的写作方法,又是AIDA等四大说服技巧,又是用户洞察用户思维用户分析,这些全都对、却缺乏一定实操性,不够。简单来说,就是看了都会一写全废,没啥卵用。

今天我就献丑,简单教一招,让你脑洞打开。

在公开相关写作公式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下 用户的21种购买理由

1为了被喜欢;2为了被感谢;3为了做正确的选择;4为了感激自己很重要;5为了与众不同;6为了赚钱;7为了省钱;8为了省时间;9为了健康;10为了变得更吸引人;11为了变得更;12为了得到知识;13为了得到乐趣;14为了得到快乐;15为了满足好奇心;16为了让工作更轻松;17为了得到保障;18为了舒适;19为了方便;20出于恐惧、出于贪心;21出于罪恶感。

你第一感觉看到的是18,可能会觉得“家居嘛还不是为了舒适”。的确,“为了舒适”是大部分用户购买家居用品的首要原因,但思维不妨打开一些:为了看到孩子的笑容,妈妈可能会买一张小猪佩奇的儿童沙发,这就是“1为了被喜欢”;同样是为了被喜欢,妻子可能会买一张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方便丈夫画设计稿赚外快的椅子;而丈夫则可能为了让妻子夸自己贴心,买一个自带补光灯的化妆镜、尽管他错选了妻子最讨厌的粉色。

发现没有,对象不同,同样的购买理由,也可以有不同的演绎。

文案不是教出来的,却是想出来的,今天我要介绍的是这个我自己研究出来的文案思维公式,它不一定能让你写出金句文案、百万文案,却能让你想出更卖货的文案。

Person+Point+Target,简称PPT。

Person人 ,即文案想要沟通的对象--目标用户。

Point卖点 ,即产品的主要卖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越精细越好。

Target目标 ,即用户购买产品的目标也就是购买理由。

还记得最为经典的苹果iPod文案吗?“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这是乔布斯为iPod写的文案,精准又巧妙地描述了iPod的容量,也与当时的其它MP3播放器成功地树立了区隔。

如果要用“PPT”原则,还原这句文案背后的思维逻辑,就会是这样的:

Person——爱听歌的人,Point——能存储1000首歌的MP3播放器,Target——方便携带随时随地听歌,即购买理由“19为了方便”。

连在一起,就是“这是一只为爱听歌的人设计的方便携带可以随时随地听歌的并且能存储1000首歌的MP3播放器”。

去繁就简、稍加润色,“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就呼之欲出了。

你可能觉得这是个例,PPT原则并没有那么万能,那我们不妨再多看个例子。

以下是丽芙家居的文案,大家品一品:

亲切的说人话文案背后,PPT原则的结构,依然清晰可见。

“忙你的吧,家务交给它”:

Person工作繁忙的上班族,Point解放双手的智能扫地机器人,Target节省家务清洁的时间,即21种购买理由中的“8为了节省时间”。

P+P+T=这是一款专为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设计的方便TA解放双手节省家务清洁时间的智能扫地机器人。

提炼下触达用户的关键词:忙、家务、解放双手、节省时间,于是很轻松就能写出“忙你的吧,家务交给它”,同时辅以产品价格和保修承诺,一句合格的产品文案就写好了。

是不是很简单?当你写文案没有灵感的时候,不妨试试“PPT”原则吧。

逸。梵高为什么选择了穷困与孤寂?

见字如晤问候不一

文| 张玲

在《梵高的来信》中,我们曾谈到,梵高在普罗旺斯的阿尔小镇,度过了他的创作巅峰期。阿尔那独有的**夜空和田野里美妙绝伦的颜色,都给了梵高无限灵感。

然而,这个后来因为梵高而享誉世界的小镇,却还与梵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那时,虽然梵高创作不断喷涌,但长期的心理压力和感情生活的不顺,已经让他走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他曾在给提奥的信中说道:“我经常神志不清,意识不到自我,画面就像梦幻一样冲我而来。”

高更来到阿尔与梵高同住后,两人时常争吵。高更(Paul Gauguin)在他的自传体《此前此后》中描述了自己决定离开之后曾与梵高之间发生的争执。高更写道,梵高一直拿着剃刀追他,想要伤害他,自己好不容易才制止了梵高。然而梵高回家后,却做出了自残的举动――割下了自己的耳朵。随后,梵高将耳朵送给了一家妓院的清洁女工,女工见到后吓了一跳,随即晕了过去。

被梵高这一惊世骇俗的举动吓到的,还有阿尔居民。他们开始嘲笑他、奚落他、打击他,甚至驱赶他。面对这样的“危险分子”,阿尔居民都希望他赶快离开,还自己正常清静的生活环境。

然而,对阿尔这个创作的天堂,梵高并不舍得离开。他一边抵抗着居民的骚扰,一边加快速度疯狂地作画。

面对梵高的负隅顽抗,阿尔居民最后决定联合起来请愿,让镇长将这个疯子送去医院关起来。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阿尔警察局只好将梵高所住的那个黄屋子封了起来,并强行将他带离阿尔镇中心。

被驱赶时,梵高曾伤心大哭。

阿尔居民终于如愿驱走了梵高这个“危险分子”,然而,离开阿尔后不久,梵高便去世了。

更加令居民们意想不到的是,去世后的梵高声名鹊起,阿尔这个小镇也因为梵高曾在这里生活过而成了名镇,引起了世界各地旅游爱好者和绘画爱好者的瞩目。

络绎不绝的游客为阿尔带来了逐年上升的旅游收入,梵高,这个曾被居民驱走的“疯子”,竟然成为了阿尔发展的最大推动者。这时,阿尔居民回想起他们曾经对梵高的所作的一切,开始心生愧疚,为他们曾那样对待这位天才画家而深深自责。

2

怎么弥补对梵高的歉意呢?通过联名倡议,阿尔居民派人到荷兰找到了梵高的侄孙――J .梵高,向他表示了阿尔居民真切的歉意。

不仅如此,一百多年后,阿尔小镇的晚辈们,重新审视自己先辈们的所作所为,他们意识到,仅仅向梵高的亲人致歉是不够的,应该向全世界热爱艺术的人们道歉。

于是,他们取了一项“长期化、永久性地向世界公开道歉”的措施――今天,当世界上任何人来阿尔旅游时,都会在当地的旅游手册上看到阿尔部门对当时驱赶梵高一事所作出的道歉信。

道歉信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我们希望通过对您的热情招待,来弥补当年先辈们的愚昧和错误。”

“为什么要自曝家丑?还如此郑重呢?”有游客曾这样问阿尔的公职人员。

阿尔镇长如是说: “如果当年我们没有世俗偏见,不蛮横地驱赶梵高先生,那么在这个小镇上,他无疑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都会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艺术瑰宝。我们为自己曾经的无知和偏见向世界道歉,是为了尊重一颗对艺术执着而又崇高追求的灵魂!希望这件事可以被引以为戒,警醒后世!”

现在,阿尔还有一个梵高艺术基金会,专门用来帮助那些有艺术天赋和理想追求,但生活艰难如当年梵高一样的艺术家们。

3

阿尔的居民,并没有因为梵高逝世而避讳承认自己的错误。

阿尔居民的后代子孙,也没有因为前人已经道了歉,而回避自己对梵高命运的责任。

阿尔镇甚至升华了自己的道歉,他们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要向梵高本人致歉,还要向艺术致歉;并且,他们还努力把自己的歉意永久地传达给全世界。

阿尔镇的道歉,更不止停留在语言的表面,而是以自己的奉献,真切地将补救落到实处,惠及了更多的贫穷艺术家。这一行为的深处,是为阿尔的救赎,更是为他人可能有的类似过错做预先的弥补。

4

这两天,“海底捞的道歉”引得大家竞相围观。接着,“危机公关”一词成为业界内外街谈巷议的焦点。

“公关技巧”、“舆情应对”,这些看上去充满技术性和功利感的术语,为什么听起来格调不高、气质不佳?它们与阿尔镇的观念之间,差距在哪里呢?

如果按照所谓“公关”和“舆情”思维,阿尔镇自然也有很多种选择:可以提辩论,各说其理,甚至举证否认;可以打太极,虚以实之,实以虚之;可以操弄技术,引导舆论,建构有利议题;当然,也可以选择漂亮言辞,路演于公众,追求“化危为机”。

但阿尔镇的公众只选择了最诚实的一种:道歉得真诚老实,改正得刻骨铭心。

海底捞言论一览1 在任何公共议题上,错的就是错的,只要越过安全的底线,就不能轻易饶恕,尤其是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底线越高,容忍度越低,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错的不算错,只要不是最坏或许就能反败为胜”,这样的局面下,兴许以后很多企业出了问题,危机公关的路径也很明了:那就是用指责同行或整个行业来脱身,只要能在行业里找到一个比自己烂的就能赢。

可问题是,危机公关只面向舆情,而不直接解决那些“线下”的根源性问题。

――新京报:胡涵《“当然是原谅海底捞”:只顾比烂,不分对错?》

2

看来,漫山遍野的原谅和叫好,很快赋予海底捞某种大店自信。他们压根儿就没打算补偿消费者。相反,海底捞总部还安抚涉“涉事停业的两家门店的干部和职工无需恐慌?该类的发生,更多的是公司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主要责任由公司董事会承担”。

不知道海底捞会如何追责涉事两家门店的责任人,又咋检讨深层次的管理问题。海底捞神话这次谢幕,我认为最可怕的不是老鼠钻入食品柜,扫帚和簸箕搅进洗碗池,而是暗访记者提醒同事不该那么干的时候,被警告,“干好你自己的事儿?”

――孙旭阳:《海底捞公关做得很一般,只是中国人太欠欺负了》

3

在朋友圈中,我们中间的很多人轻易地原谅了海底捞,因为我们觉得就餐饮企业来说,出现这样的问题几乎不算问题,区别只在于你是否发现或者是否被曝光。换句话说,很多人相信,海底捞犯了一个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几乎都可能会犯的错误。就像我们很容易就折服于海底捞的公关表达,因为他竟然没有推推搡搡躲躲闪闪,没有抵赖和回避,没有归咎于临时工。其实我们都知道,对于一家出了问题的企业来说,正视错误积极整改,这种态度本身也是最低限要求。可悲的是,有太多的企业或许根本就连这一点也做不到,海底捞应该感谢的是,这一届公关让我们看到太多抵赖回避和推脱的嘴脸,或许正因为如此,海底捞的公关文基本守住了底线,过了及格线,也会赢得一片赞誉之声。

就这一点来说,海底捞做到了一个正常企业应该做的事情。也许公关圈讨论他的公关文案和手法是否高明还有道理,但是对于我等吃瓜群众来说,对于消费者和公众来说,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公关问题,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食品安全与卫生问题。对这类错误,即使是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考虑,绝不宽容难道不该是我们应该保有的一般态度?又或者我们的消费者实在太过善良太过宽容大度,以至于只需要一个道歉和整改承诺就足以抵消一切伤害和困扰?

――经济观察报:《当我们忙着为海底捞公关点赞时我们忘了什么》

重复率很低很低的小众文案

1?选择

说起梵高的生平,大家的脑海里会闪过几个关键词:

穷,,自杀,年仅37岁。

仿佛老天不小心把过多的苦一起加在了这个年轻人头上。

可是看看梵高的出身和境遇,其实并不差:

父亲是牧师;

三个叔叔是成功的艺术商人;

梵高16岁时,在叔叔的安排下,成为欧洲著名艺术连锁商店的学徒。

然而,我们伟大的梵高藐视了这一切:

他不肯穿礼服、不肯与那些阔绰的人打交道。他觉得在城里的店铺工作就像坐牢一样。

27岁时,这位年轻人突然宣布:他的目标是成为艺术家!

至此,梵高离开了他所在的阶层,从体面的城里人,变成了一个农民画家。

这种“梵高式的选择”,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并不少见。

在梵高之前,法国有一位著名的剧作家叫莫里哀。 莫里哀是一位标准的“富二代”。他出生在一个宫廷购商家庭。被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子承父业“。

可是,这位公子哥认真地宣布:其实,他的真爱是戏剧!

他放弃世袭权利, 与贝雅尔兄妹等朋友组成“光耀剧团”在巴黎演出。

那一年,他只有21岁。

在梵高之后,中国有一位作家叫张爱玲。 这位奇女子同样身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绘画、英文、钢琴信手拈来。

这样一位有颜值、有才华、有出身的女人,干嘛不嫁入豪门成为阔太太呢?干嘛不呢?!

女人有了才华很可怕。这位千金**挺过战乱,挺过婚姻失败,又孤身一人远渡重洋,坚持着她的文字创作。

她去世时,公寓里只有她一人,死后7天才被发现。

她让自己活成了“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

?

2?zuo

以前,我读到这些故事时,他们对我来说不过是文学史或艺术史上的一个人物、一个片段。

而今,当我以一个30岁的“中年人”回望我的“前半生”时,我突然想到了这些人。

如果说我和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 “zuo”: 有福不享,非得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这个发现让我有一丝忧伤,但我更感到一种兴奋。

忧伤的是,选择这种生活的人,注定享不了福。当别人看电视、旅游、消费时,你可能窝在某个角落默默着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

兴奋的是,我终于全然了解并接受了我自己:啊哈,原来自己属于这一类人!我再也不用为自己和周围人不一样而苦恼,再也不用努力隐藏真实的自我。

3?小vs大

回顾我自己的经历,我发现有些选择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当它出现在你面前时,是多么难以抗拒,你会像飞蛾看到火焰一样扑上去。

2011年,我大学毕业。那年,我听说我们学院的学姐,在一个沿海城市找到工作,月工资是 6000 。

你猜我毕业后的月收入是多少? 600!

没错,就是600人民币!大多数大学生找工作,都会选大企业、事业单位、机构,而我去的是一个所谓的“社会企业”。啥是社会企业?简单理解就是用企业的形态做公益的事。那是位于北京的一个生态农场。

一年之后,我离开了那个农场。你猜我去了哪里?这次我没有去任何一个叫得出名字的机构,而是和当时的男友(现在的爱人)在乡下租了房子、包了地。

我成了一个没有任何title的自由职业者。

再后来我又做了各种各样的事,包括:去了一个社区儿童阅读馆、去了一个小公司(50-100人)、自己开了一家小烘焙店、去了我先生开的公司。

如今我回过头来一看:居然没去过一家大企业、事业单位、机构,从头到尾都没有考虑过!我在做选择时,并没有刻意去回避大型机构,而是我的字典里根本没这些机构。

这个发现让我自己很震惊:人和人的选择是多么不一样!

有些人喜欢去大公司、大单位,认为这样才有安全感。而我却恰恰相反:如果我去大机构,我完全找不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4?名校vs小酒吧

可能很多人,尤其老一辈的人,对我这种“偏好”会难以理解。下面我要讲另外两个故事,看了之后也许你就会更懂这个群体。

第一个故事:

有一位小伙子不负父母的期望,考上了 名校 。但是他自己仿佛对此毫不在意,他肆无忌惮地逃课,大部分时间在外打零工。

大学期间这位小伙爱上了同校的一位姑娘,他们两个决定厮守终生。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到了大三,这位小伙竟决定休学,与姑娘注册结婚。

婚后,小伙与姑娘继续过着“世外桃源”的日子。他们俩继续打工,有了点积蓄后,自己开了一家小酒吧。他们一边经营酒吧,一边过着幸福的家庭生活。

在考上大学之后的第7年,这位小伙才不紧不慢地拿到了毕业证。

这对名校毕业的夫妇,从没想过去什么世界500强找工作,也没有去机构,只顾自己安静地过小日子。

当这家酒吧开到第7年时,有一天,男的说,酒吧不干了,我要全职写。他的妻子,奇迹般地支持他这不靠谱的决定。

小伙与姑娘所就读的大学,名叫早稻田大学。这所学校有多牛呢?历届日本首相中有七位是这所大学的毕业生。

以上就是红透半边天的家村上春树,和他老婆阳子的故事。

这两位名校“后进生”现在生活如何呢?村上在收入上很低调,很少向外界透露。但是咱可以从他的发行量来感受一下:

《挪威的森林》上下二册在讲谈社累计发行超过了1200万册。如果都按12%的版税来推算,收入是相当惊人的。

而《挪》仅仅是村上众多里的其中一本……

5?坚守

同样是不喜欢在大公司工作,梵高的人生是不折不扣的悲剧;而村上春树,可谓“人生赢家”了,他 有老婆,有猫,有钱。

这些高大上的人物咱看看就好,下面来说个普通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先生(从村上春树的例子咱可以看出,搞啥事情最好有一个“臭味相投”的伴侣)。

2011年,我们俩相识于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那个时候,我先生研究生毕业,我211大学毕业,两人成为农场的实习生,总月收入1200元(农场提供吃住)。

2012年,两人成为农场正式员工,总月收入不到5k。

2013年,我们去了乡村,总月收入不到4k。

与此发生鲜明对比的是,我家乡(浙江)的那些同学,在毕业后的一两年里,已经买了房、买了车,还时常出国旅游。没多久,同学们开始生娃、晒娃、生二娃。

这个时候,我和我男友还一无所有。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此期间,我男友的妈妈(现在的婆婆)两次脑中风,家里没有保险也没有积蓄,我男友向好几个朋友借了钱,给妈妈看病。

接下来的2014年-2015年,是我们不仅收入低,还要省钱还债的日子。

面临这种窘困的境地,我们赶紧去大企业、大单位找工作了吗?

没有!

我和男友分手,去找高富帅了吗?

也没有!

我们就这样顽强地扛了过来(在此非常感谢帮助过我们的朋友)!

两个学历不算低的人,竟然“落魄”到这种地步,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那些年的日子,可以归结为“无知者无畏”:反正我什么都没有,我什么都不怕。

所幸,对于我先生来说,故事的结局也不太差(虽然不能和村上村树比):他现在是一个公司的老板,他期待自己做的事,与他实际正在做的事基本匹配,同时他也通过创业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

大体上讲,他算是个幸福的人。

6?疗愈

上文我讲了很多人物故事,但我并不是想让大家以为,去小地方就一定比去大公司好。我只是为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出路不止一条,无论选择什么,都要遵从内心,保持对生命的热忱。

村上和我先生的故事,让大家看到了一种喜剧结局、一种希望。但是你可能依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有哪些具体的行动。下面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验: 做为一个普通人,我可以做什么?

首先我回顾了一下自己的经历,分析我现在的处境是怎么来的。

下乡务农、做烘焙、做自然教育,大家可以看到我的经历比较零散,似乎没有什么规划和目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要追溯到我的童年。我小时候除了上学读书以外,其它的体验和经历都特别少。这导致了两个 后果 :

1、我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优势;

2、在同龄人都开始拼命工作的年龄,我却开始对什么都好奇,像孩子玩玩具一样,这个也想看看,那个也想尝试,过着流浪旅居的生活。

在此我忍不住向家长们大声呼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只看中成绩,要尽量给TA丰富的体验,包括自然体验、生活体验、职业体验、情感体验等。如果这些事情在孩子的童年没有完成,只有像我一样留到成年后自己慢慢探索了。

毕业后, 我 通过各种各样有意思的体验疗愈我自己。这前后花了5、6年时间。

到了这时候,我这个大龄儿童终于从内心中觉得玩够了,长大了,满足了。

7?30岁

时间一晃我已年过三十。据说人到了30岁,就有点神经兮兮了。过去小姑娘的天真无邪,转变成了一种中年人的焦虑。

人总要面对现实。当童话落幕的时候,我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我的后半生,想要怎么过?

00后登上舞台了,90后创业了,70后已经完成了人生第一桶金的挖掘,只剩我这个80后老阿姨,尴尬地站在空地上,四周空无一人。

我突然从一觉睡到八九点钟的“年轻人”,变成了凌晨4点钟被自己惊醒的“中年人”。

这个时候我开始思考:我的优势是什么?我的身份认同是什么?

8?自检

武侠里,英雄掉入悬崖后,总会在旮旯角里发现一本武功秘籍,练完这本秘籍,他就无敌了!

我在这迷茫焦虑中,也发现了这样一本“武功秘籍”,这本书叫《自我发现与重塑》,是在奴隶社会公众号上看到的。

注意,下面重点来了!请翻到这本书的第17页,里面有一篇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写的《自我管理:你的职场上限究竟在哪里》。

文中,作者教你怎么找到自己的优势。这个方法叫“回馈分析法”。具体来说,就是“每当你做重要决定或取行动时,写下你期望发生的事情。9-12个月以后,将实际结果与你的期望做对比。”

各位不清楚自己优势的同学,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

经过历年对自己的观察,我最大的优势还在于文字创作。

知道了自己优势在哪里,我们来到了第二个问题:我的身份认同是什么?

就拿文字工作举例,与此相关的身份也有很多种,比如广告文案策划、网络写手、记者、文秘、官员等等。

怎么知道自己想拥有哪种身份呢?彼得·德鲁克在文章中也有提到方法,具体细节大家可以自己看书。

我个人觉得有两个方法对我比较管用:

1、镜子测试?你往镜子前一站,你希望看到的自己,是个企业家、自由艺术家还是学者、政治家?

2、墓志铭测试?你死的时候,你希望在墓志铭上怎样介绍自己?

如果我死了,我希望我的墓志铭上写“活过,爱过,写过”,这句话你也许似曾相识,没错,它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就我的人生经历而言,这三个词的每一个都对我有着非凡的意义。

与此同时,我还给自己准备了一长串模仿和欣赏对象:三毛、张爱玲、简·奥斯丁、毕翠克丝·波特、托马斯·哈代……

彼得·德鲁克的文章平复了我内心对自己的不确定。

下面是我根据文章上的提示做的自检:

我的优势是什么?

创造文字

我是如何做事的,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

阅读型

我喜欢与他人共事还是独来独往

独来独往

我以什么角色创造成果,决策者还是顾问?

顾问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极简、生态、自由

我归属何方?

写故事的人

我能贡献什么?

文字、故事

人际关系中承担什么?

了解共事伙伴的优势、工作方式和价值观

我的下半生

写作,一直写到写不动

9?行动

好了,优势了解了,目标有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行动!

不行动就不会有任何事发生!

成为作家,是一个很庞大的目标,我怎么开始呢?

我的行动总结起来就是弥补缺陷,强化优势。

一、弥补缺陷,主要靠阅读一些工具书、参加一些网络课程来实现:

1、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等;网络课程《12堂超级搜索术》

文字工作者必须能够快速高效地从书籍和网络上抓取有用信息,重要性不多说了。

2、提高分析和决策能力:网络课程《用得上的思维导图》、《人生的第一堂逻辑实战课》

3、提高职场工作效率:书籍《自我发现与重塑》

虽然职场不是我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我目前还是身处职场。我需要学习一些好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并尽快完成与上下级的工作交接。

4、学习理财和保险知识

考虑到未来有可能收入不稳定,我必须学会用理财和保险来照顾好自己和家人。过去发生过惨痛的教训,这里不多说了。

5、学习销售型文案写作:网络课程《爆款吸金文案实战训练营》

会写故事不代表会销售,这个课程不管对我目前的工作,还是我以后成为自由职业者都有帮助。

二、强化优势,主要靠最古老、最笨的方法:大量阅读中外名著+亲自动笔实践。这是一项长期的行动,可以持续一辈子。

我8-9月把工具类的课程和书籍学完,同时尽量多写一些心得总结。10月开始尝试规律性地写作。(不过这个只是个很粗略的时间节点,需要完善细节)

当我开始一点一点地行动时,我终于没那么焦虑了。

无论我的人生结局,如梵高般凄凉,还是如村上春树、J.K.罗琳那样皆大欢喜,我都无怨无悔,欣然接受。

10? 尾声

如果梵高继续留在艺术商店工作,他会从小职员升为管理者,他会结婚、生子,过上体面的生活。

但如果这样的话,艺术史上可能不会留下“梵高”这个名字。

梵高选择穷困与孤寂,是内心的强烈召唤,非如此不可。

人,很难对自己不诚实。

2021夏天的文案 有关于夏天的文案怎么写

重复率很低很低的小众文案有:

重复率很低很低的小众文案

1.如果看到这里,希望你快乐。

2.如果非要博奕的话,那就比比谁更真诚。

3.你要相信总会有人捡起七零八落的你,然后笃定余生安安稳稳的爱你。

4.星星应该哈哈大笑,反正宇宙是个偏僻的地方。

5.人们总喜欢独自流泪然后看着情绪满地流淌。

6.慢慢来就是最真诚最确切的爱意。你不必将梵高画满全身,你就是浪漫本身。

7.马上,风吹、落叶、下雪,这一年又过去了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8.我总是喜欢翻我们的聊天记录,感觉你又爱了我一遍。

9.沉默和睡觉是我逃避一切的方法。刻意给别人制造被爱的幻觉,自己却置身事外的人真是太该死了。

10.每天醒来都像奥特曼一样,接受新的打击。

11.真的很emo,如果没有历史记载我还以为哭倒长城的是我。

1.灼灼夏日暖,似桥边的初妆落颜。

2.收集了一千一万个夏天的文案,但这个夏天是什么样的只有我们知道。

3.一晃两三年匆匆又夏天。

4.花开的烂漫,弥漫了初夏的晴天。

5.我想把夏天的橘子味的天空,卖给梵高,然后看着天空那轮飞机划过的云层,惊艳了我一下午。拿着雪碧,倾听着微风的声音。

6.夏天操场是属于青春的词

7.我最怀念某年,空气自由新鲜,远山和炊烟,狗和田野,我沉睡一夏天。韩寒

8.仲夏的凉风吹走炙热的焦虑,橙色黄昏相拥 薄荷 的黎明。

9.女孩的裙摆撑得起所有温柔夏

10.夏天有梅子味的晚霞和两三颗 啤酒 味的星

11.他的脸红不是因为亚热带的气候,而是因为那天太阳不忠,出卖一九九四年夏末心动。

12.夏天是个外表内在天真的季节。《眠空》

13.终于放暑了,美好的期想想都让人开心,睡到自然醒的美好日子已经来到。

14.夏天不听话,夏天总想你。

15.要和万物一起复苏,然后一起在夏天里快乐成长。

16.想把夏天的橘色汽水,卖给颜料用完的梵高

17.你像初夏的 白芷 花,风一吹,起舞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