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去华:安公子

1、驰驱在奉使的征途上,不辞辛劳广询博访。

2、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3、驾车有少壮的驹马,六辔润泽鲜妍。

4、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5、万国:指全国。

6、想起那个大美人,实在煎熬我的心。

7、纵收香藏镜,

8、诗的首章,先阐明君教使臣之旨,诗人说:煌煌的花枝,已盛开在原隰之上了。彼奉使的征夫,已駪駪然奔驰于行道之中了。怀着国家的使命,宜常若有不及之感了。诗意委婉而寄意深长,既以慰使臣行道的辛苦,又戒其必须忠于使命,常以靡及自警。从措词来看,是婉而多风,而用意则是非常庄重。至于君教使臣之具体内容为何,则于诗的第二章至第五章中,用使臣口气,反覆表达,以见使臣时刻不忘君之所教,时时以忠贞自守。

9、下马还寻,

10、乱拍:安禄山肥,但能在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宫人拍节乱。

11、作者:杜牧

12、第六章诗意与第四章相近,以鹤鹙失所兴后妾易位。同时鹤的洁白柔顺和鹙的贪婪险恶与申后和褒姒之间存在着隐喻关系。妖大之人的媚惑实在是女主人公被弃的一个重要原因,难怪她一次次地维彼硕人,实劳我心,想起那个妖冶之人就不能不心情沉痛了。

13、原隰:原野上高平之处为原,低湿之处为隰。

14、人面桃花在否?

15、问燕子来时,

16、駰:杂色的马。

17、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18、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19、有鹙在梁,有鹤在林。

20、此诗含蓄委婉,笔调看似轻快,实则对亡国之君的荒淫误国给予了辛辣无情的嘲讽。

21、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22、第四章承前三章反兴之意,以桑薪不得其用,兴女主人公美德不被丈夫欣赏,反遭遗弃的命运。故王先谦云:诗人每以薪喻昏姻,桑又女工最贵之木也。以桑而樵之为薪,徒供行灶烘燎之用,其贵贱颠倒甚矣。(《诗三家义集疏》)与自身命运相反,维彼硕人,想起那个妖大之人现在却媚惑丈夫取代了自己的位置,这一切实在是煎熬人心的事情。

23、《瑞鹤仙》

24、红尘:指策马疾驰时飞扬起来的尘土。

25、此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26、舞破中原:指唐玄宗耽于享乐而误国,导致安史之乱。

27、独立东风弹泪眼,

28、赏析:

29、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30、宫内敲钟钟声沉,声音必定外面闻。

31、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两字,透出事情的原委。《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明于此,那么前面的悬念顿然而释,那几个镜头便自然而然地联成一体了。

32、樵彼桑薪,卬烘于煁。

33、灿烂的花枝,盛开在原野上。

34、见数叶零乱,

35、鱼梁上面鸳鸯站,嘴巴插在左翅间。

36、想起你来心难安,你看见我却忿忿。

37、遥山媚妩。

38、寒入罗衣春尚浅,

39、天步:天运,命运。

40、《诗经:白华》

41、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地。《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42、残照依然花坞。

43、溪边流水,

44、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45、如丝:指辔缰有丝的光彩和韧度。

46、迈迈:不高兴。

47、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48、驾车有青黑色的骐马,六辔闪着素丝一样的光彩。

49、为谁都着眉端聚。

50、(其三)

51、载:语助词。

52、注释:

53、探使:帝曾使探试探安禄山反否,使受安金,言不反。

54、全诗从回望起笔,层层设置悬念,最后以无人知揭示谜底,这不仅揭露了唐明皇为讨好宠妃的欢心而无所不为的荒唐,同时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气氛相呼应。全诗无一难字,不事雕琢,清丽俊俏,活泼自然,而又寓意精深,含蓄有力,确是唐人绝句中的上乘之作。

55、这个人儿没良心,三心二意让人厌。

56、知是:一作知道。

57、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58、原文:

59、秃骛就在鱼梁项,白鹤就在深树林。

60、赏析:

61、有扁斯石,履之卑兮。

62、万国笙歌醉太平,此言唐玄宗整日与杨贵妃在骊山游乐,不理朝政,举国上下也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倚天楼殿月分明,此言骊山上宫殿楼阁高耸挺拔,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此句语带讥刺地说:想当年安禄山在骊山上觐见唐玄宗和杨贵妃时,在大殿中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竟引发了杨贵妃爽朗的笑声。风过重峦下笑声,此言那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峰峦,在山间久久回荡。

63、念沉沉小阁幽窗,

64、第一章以菅草和白茅相束起兴,映射夫妇之间相亲相爱正是人间常理。其中的菅草白华和茅草之白有象征纯洁与和谐的爱情意义,与《召南-野有死麕》中的白茅包之白茅纯束相参证,可见白茅在当时是一个常用的带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本来常理不言自明,可是现在偏偏是之子之远,俾我独兮。一正一反,奠定全诗凄婉而让人心寒的悲剧基调。

65、其二:

66、诗人从安史之乱的纷繁复杂的史事中,只摄取了渔阳探使回的一个场景,是颇具匠心的。它既揭露了安禄山的狡黠,又暴露了玄宗的糊涂,有一石二鸟的妙用。

67、无聊倦旅,

68、华清宫是公元723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的这首绝句尤为精妙绝伦,脍炙人口。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着的艺术效果。

69、他年重到,

70、霓裳:《霓裳羽衣曲》,当时的宫廷舞曲,是唐玄宗根据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舞曲十二遍亲自改编而成的。

71、郊原初过雨,

72、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读到这里时,读者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个尽人皆知的故事。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骑知,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这样写,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全诗不用难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73、《过华清宫》

74、嫩黄匀遍鸦啼处。

75、滮水缓缓向北流,灌溉稻子满地头。

76、念子懆々,视我迈迈。

77、见人如故。

78、译文:

79、百转黄鹂语。

80、菅: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芦芒。

81、我马维骃,六辔既均。

82、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妃子:指杨贵妃。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83、扁平石块来垫脚,踏在上面人不高呀。

84、华清宫是公元723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的这首绝句尤为精妙绝伦,脍炙人口。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着的艺术效果。

85、我马维驹,六辔如濡。

86、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87、风定犹舞。

88、《过华清宫》

89、翻译:

90、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91、怨我命运太艰难,这人无德又无道。

92、驰驱在奉使的征途上,广询博访不敢懈怠。

93、《卫风-氓》、《小雅-我行其野》以及此诗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表现了这样的史实。当然,从人类学的角度考察,刚从原始父系氏族社会进化而来的阶级社会里,一切旧道德都在社会巨变中接受着考验,男女地位也是这样,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指出的那样: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正因为如此,《诗经》中的弃妇诗比后代同类题材的诗歌具有更为深沉的心灵震撼力和历史认识意义。

94、倚天:形容骊山宫殿的雄伟壮观。

95、其一:

96、袁去华

97、天上朵朵白云飘,甘露普降惠菅茅。

98、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99、五、六章连起来读才会更深一层地理解弃妇的怨恨。她实际上是在说:虽然那个妖冶的女人很有诱惑力,如果做丈夫的考虑天理人情而不是二三其德,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100、(其二)

101、人倦如何度?

102、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103、过华清宫的诗意

10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05、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106、疧:因忧愁而得病。

107、寄烟波东去。

108、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两字,透出事情的原委。《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明于此,那么前面的悬念顿然而释,那几个镜头便自然而然地联成一体了。

109、译文:

110、我马维骆,六辔沃若、我马维駰,六辔既均。此数语,皆以道使臣在奉使途中威仪之盛。因车有四马,故章次亦叠至四次。二章言载驰载驱,周爰咨诹,三章言载驰载驱,周爰咨谋,以及四章、五章之周爰咨度,周爰咨询,其意义皆为遍于咨询,亦即广询博访之义。由此表明使臣之在征途、无时无刻不以君命为念,则使臣之敬奉使命,可想而知。明此义,则知此诗中之每怀靡及、周爰咨诹两句,乃全诗关键所在。

111、念永昼春闲,

112、注释:

113、娇黄半吐。

114、赏析:

115、衔着使命疾行的征夫,常怀思难以达成使命的地方。

116、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117、过一番风雨。

118、新丰:唐设新丰县,在陕西临潼县东北,离华清宫不远。黄埃:马队奔驰踏起的尘土。

119、想起那个大美人,痛心疾首受煎熬。

120、骆:白身黑鬣的马。

121、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122、长啸高歌伤心怀,那个美人让人忧。

123、执迷不悟刻画得淋漓尽致。说一曲霓裳可达千峰之上,而且竟能舞破中原,显然这是极度的夸张,是不可能的事,但这样写却并非不合情理。因为轻歌曼舞纵不能直接破中原,中原之破却实实在在是由统治者无尽无休的沉醉于歌舞造成。而且,非这样写不足以形容歌舞之盛,非如此夸张不能表现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国破家亡的严重后果。此外,这两句诗中千峰上同下来所构成的鲜明对照,力重千钧的始字的运用,都无不显示出诗人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深厚功力,有力地烘托了主题。正是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表现手法,使之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全诗到此戛然而止,更显得余味无穷。

124、作者:杜牧

125、懆懆:愁苦不安。

126、原文:

127、(其三)

128、画楼、云窗,以美景烘托意中美人。尘满句,以物象映现伊人心境,由我之思伊切,探想伊之念己深也。下片写自己的相思情状。以庾信愁多自拟,为谁,强调愁因怀人而生。设想倩东流水寄相思泪,情痴之语,一往而深。念提领下文,设想现境。永昼、人倦、傍枕,状孤寂无聊况味。最后两句创造了情景两怅恨的意境。以鸦啼起,以黄鹂唤止,结束婉曲抒情,留下绵绵情意。

129、这是三绝句中的最后一首,也是一首讽喻诗。

130、绣成堆:指花草林木和建筑物像一堆堆锦绣。

131、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

132、注释:

133、均:协调。

134、驰驱在奉使的征途上,博访广询礼士尊贤。

135、忠于明命的表现。《皇皇者华》这首诗,正是从这两方面着笔歌咏的。

136、庾信愁如许,

137、旧曾题处。

138、有时梦去。

139、(其一)

140、咨询:与咨诹同义。

141、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142、这个人儿远离去,使我忧愁病难消呀。

143、我马维骐,六辔如丝。

144、靡及:不及,无及。

145、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146、駪駪:众多疾行貌。《国语-晋语》引作莘莘,意为众多。征夫:这里指使臣及其属从。

147、尘满哀弦危柱。

148、唤觉来厌厌,

149、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150、次第: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

151、六辔:古代一车四马,马各二辔,其中两骖马的内辔,系在轼前不用,故称六辔。如濡:新鲜有光泽貌。

152、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153、第二章以白云普降甘露滋润那些菅草和茅草,反兴丈夫违背常理,不能与妻子休戚与共。虽然从字面上看是白云甘露对菅草茅草的滋润与命运之神对被弃女主人公的不公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和映射关系,但实际上看似怨天实为尤人,矛头所向实际是这不遵天理的负心丈夫。

154、料静掩云窗,

155、驰驱在奉使的征途上,不辞辛劳广泛地咨询。

156、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

157、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158、质朴自然、情景交融、语言精练。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开阔自己的视野,净化自身的灵魂。那么,你觉得在学习中诗句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袁去华:安公子 ”,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159、曾画楼见个人人否?

160、骐:青黑色的马。

161、犹:借为媨,好。不犹,不良。

162、映浓愁浅黛,

163、注释:

164、丈夫的轻薄无情显得更为鲜明。

165、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166、无语,邮亭深静,

167、知是:一作知道。

168、据载:杨贵妃见安禄山作胡旋舞,心花怒放,竟收安禄山做自己的干儿子,唐玄宗也非常高兴,对安禄山分外器重,委任他为三镇节度使。但恰恰是他们的这位干儿子对他们举起了反叛的大旗。大唐帝国也从此滑向衰亡的深渊。

169、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170、昂:我。煁:越冬烘火之行灶。

171、我马维骆,六辔沃若。

172、(其二)

173、周:遍。爰:于。

174、一骑(j古代读ji,一般都读qi(二声)):指一人骑着一马。

175、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176、妃子:指贵妃杨玉环。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按:此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177、远景,隐含萧索、阴沉色调,为离情烘染。来时二句插写意中景,到而今以下折转到眼前景。暗寓今昔有异,物是人非之意,为下文铺垫。下片写旅途的孤寂和对情人的思念。无语四句,纪行叙事,旧题与旧路相应。倦旅结上领下,转入抒怀。伤离恨点破题旨。收香藏镜三句,含虽情有所钟而人不易逢之意。在否一问更多三分愁苦。结以梦中相寻,忆念殊深,无奈已极。全章如纪游小品,情思深婉,文笔雅丽。

178、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

179、来时旧路,

180、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读到这里时,读者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个尽人皆知的故事。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骑知,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这样写,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全诗不用难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181、砍那桑枝作柴烧,放入灶堂火焰高。

182、如果说诗的前两句是表现了空间的转换,那么后两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则表现了时间的变化。前后四句所表现的内容本来是互相独立的,但经过诗人巧妙的剪接便使之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暗示了两件事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从全篇来看,从渔阳探使回到霓裳千峰上,是以华清宫来联结,衔接得很自然。这样写,不仅以极俭省的笔墨概括了一场重大的历史事变,更重要的是揭示出事变发生的原因,诗人的构思是很精巧的。

183、千峰:指骊山的众多山峰。

184、斜阳挂深树,

185、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次第:依次。

186、沃若:光泽盛貌。

187、周爰咨谋、周爰咨度等语,意义皆不明显,亦不见有君教使臣之义。倘无二章以下周爰咨诹诸语之反覆见意,则使臣奉命每怀靡及殷殷之意,更无由表现。故此诗艺术特点之一,是前后各章,互相辉映、照顾周密。特点之二是:诗的语言气象开朗,生动蓬勃。首章以皇皇者华起兴,落响超迈,命意笼罩全诗。二章以次,语词变动,错落有致,命义相近而不显其重复,语音协调,可诵性甚强。特点之三是用意恳切,不论君之教使臣,以至使臣对国家明命之反应,字里行间,都非常感人。君之使臣以敬,臣之受命以庄,这虽是古语,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左传》云:《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诹、谋、度、询,必咨于周。可谓深得诗意。

188、赏析:

189、咨谋:与咨诹同义。

190、山顶上一道道宫门逐层地开着。

191、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192、孙毓说,以为硕人指申后,朱熹《诗集传》以为硕人指幽王。揆诸原诗,以下提及硕人的两章都以物不得其所为喻,暗指人所处位置不当。郑玄笺解硕人为妖大之人,谓褒姒,与诗意合。话锋既转,下一章的感叹就显得自然而贴切了。

193、《诗经:皇皇者华》

194、开白花的菅草呀,白茅把它捆成束呀。

195、驾车有白身黑鬣的骆马,六辔柔润油亮。

196、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诗的首章以咏叹始,三句以兮煞尾,末章以咏叹终,亦以兮字结句。中间各章语气急促,大有将心中苦痛一口气宣泄干净的气势。缓急之间,颇有章法,诵读之时有余音绕梁之感。

197、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

198、袁去华

199、赏析:

200、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201、妃子:指贵妃杨玉环。

202、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203、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

20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05、咨度:与咨诹同义。

206、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方派中使辅璆琳以赐柑为名去探听虚实。璆琳受安禄山厚赂,回来后盛赞他的忠心。玄宗轻信谎言,自此更加高枕无忧,恣情享乐了。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正是描写探使从渔阳经由新丰飞马转回长安的情景。这探使身后扬起的滚滚黄尘,是迷人眼目的的烟幕,又象征着叛乱即将爆发的战争风云。

207、鹙:水鸟名,头与颈无毛,似鹤,又称秃鹫。梁:鱼梁,拦鱼的水坝。

208、滮:水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北。

209、绿水桥边路,

210、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211、赏析:

212、驾车有杂色的駰马,六辔调度得很均匀。

213、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214、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215、这个人儿远离去,使我空房守孤独呀。

216、从长安回望骊山,

217、皇皇:犹言煌煌,形容光彩甚盛。

218、《安公子》

219、(其一)

220、诗意:

221、弱柳千丝缕,

222、一骑(j古代读ji,现在一般都读qi(二声)):指一人骑着一马。

223、云中两句:《旧唐书安禄山传》载:禄山体肥,重三百三十斤,但却能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其疾如风。旁边的宫人拍掌击节,因为舞得太快,节拍都乱了。

224、伤离恨,

225、诗最后一章以扁石被踩的低下地位兴申后被黜之后的悲苦命运。被遗弃的妇人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命运,之子之远,俾我疧兮。面对茫然不知的前途,必然忧思成疾。朱熹《诗集传》以为扁然而卑之石,则履之看亦卑矣。如妾之贱,则宠之者亦贱矣。是以之子之远,而俾我疡也。此说可备一解。

226、最愁苦。

227、其三:

228、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宫殿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引发了杨贵妃的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山峰。

229、红尘:指策马疾驰时飞扬起来的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