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汉语的句型和句类有什么联系

2.主谓宾的句子成分有哪些?

3.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4.语文句子成分

5.句子成分分析法,语义成分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是三种不同的分析法吗?还有“成分分析法“呢?

6.如何快速简单的分析英语句子结构?

句子成分的结构和 语用有着密切的关系_

句子成分 为什么又要分词类,又要分句子成分呢?两者既然关系密切,为什么不合 并起来谈呢?合并起来,容易造成混乱,因为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同一个词类 可以在句中充当不同的成分,同一个句子成分也可以由不同的词类来担任。 那么什么叫句子成分呢?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 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 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 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 补语。英语的基本成分有六种: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表语 (predicative)、宾语(object)、定语(attribute)和状语(adverbial)。 英语句子成分中,有些具有形态标志。如第一人称代词作主语就用主格"I", 作宾语用宾格"me",作定语用所有格"my"。这些形态变化对分析辨认成分 很有帮助。 汉语与英语就句子成分表面上看来差不多,实际上有不少差别。例如: (1) Xiao Li went to bed as soon as he came home. 小李回家后, 立刻就睡觉了。 (2) I'll go when I he had my dinner. 我吃了饭就去。 在英语中,同一个主语在第二次出现时不能省略,必须把每个谓语所陈述的对象都表示出来。而在汉语中,同一个主语在句中第二次出现时,就可以省 略。如例(1)中,汉语说"小李回家后立刻就睡觉了",省去了第二个分句 的主语,倒可以避免造成误解。若将第二次出现的主语补出来,说成"小李回 家后,他立刻就睡觉了"。听的人反而可能把那个"他"误会成另一个人。 把句子的各个成分搞清楚,也就是把句子各部分的关系搞清楚。做到这一点,才可以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或造出结构正确、意思明白的句子。有一点要注意,在分析句子结构时,应该抓住主要成分。我们分析句子结构,划分句子成分无非是为了理解,或者是为了造句。这个目的达到了就行了,不必过于细致,更不要钻牛角尖,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各种语言有各自的规则、各自的习惯,而且语言是很灵活的东西,发展过 程也很复杂,很难把语法的现象都做出明确、统一的解释来。在使用一种语言* 时,语法应让位于习惯。符合习惯的,有时尽管不符合语法,也是正确的。 英语句子有长在短,有简有繁,从现象看,似乎千变万化,难以捉摸,但* 从实质看,可以发现其内在联系,找出其共同规律。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可以* 归纳成五种基本句型及其扩大、组合、省略或倒装。掌握这五种基本句型,是* 掌握各种英语句子结构的基础。 英语五种基本句型列式如下: 基本句型一: SV (主+谓) 基本句型二: SVP (主+谓+表) 基本句型三: SVO (主+谓+宾) 基本句型四: SVoO (主+谓+间宾+直宾) 基本句型五: SVOC (主+谓+宾+宾补) 基本句型 一 此句型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句子的谓语动词都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这类动词叫做不及物动词,后面可以跟副词、介词短语、状语从句等。 ┏━━━━━━━━━━━━━━━┯━━━━━━━━━━━━━━━┓ ┃S│V (不及物动词) ┃ ┠───────────────┼───────────────┨ ┃1. The sun │was shining. ┃ ┃2. The moon │rose. ┃ ┃3. The universe │remains. ┃ ┃4. We all │breathe, eat, and drink. ┃ ┃5. Who │cares? ┃ ┃6. What he said │does not matter. ┃ ┃7. They │talked for half an hour. ┃ ┃8. The pen │writes smoothly ┃ 1. 太阳在照耀着。 2. 月亮升起了。 3. 宇宙长存。 4. 我们大家都呼吸、吃和喝。 5. 管它呢? 6. 他所讲的没有什么关系。 7. 他们谈了半个小时。 8. 这支笔书写流利。 基本句型 二 此句型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句子谓语动词都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 思,必须加上一个表明主语身份或状态的表语构成复合谓语,才能表达完整的* 意思。这类动词叫做连系动词。系动词分两类:be, look, keep, seem等属一* 类,表示情况;get, grow, become, turn等属另一类,表示变化。be 本身没* 有什么意义,只起连系主语和表语的作用。其它系动词仍保持其部分词义。 ┏━━━━━━━┯━━━━━━━┯━━━━━━━━━━━━━━━┓ ┃S│V(是系动词)│P┃ ┠───────┼───────┼───────────────┨ ┃1. This │is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2. The dinner │smells │good. ┃ ┃3. He │fell │in love. ┃ ┃4. Everything │looks │different. ┃ ┃5. He │is growing │tall and strong. ┃ ┃6. The trouble│is │that they are short of money. ┃ ┃7. Our well │has gone │dry. ┃ ┃8. His face │turned │red. ┃ ┗━━━━━━━┷━━━━━━━┷━━━━━━━━━━━━━━━┛ 1. 这是本英汉辞典。 2. 午餐的气味很好。 3. 他堕入了情网。 4. 一切看来都不同了。 5. 他长得又高又壮。 6. 麻烦的是他们缺少钱。 7. 我们井干枯了。 8. 他的脸红了。 基本句型 三 此句型句子的共同特点是:谓语动词都具有实义,都是主语产生的动作, 但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必须跟有一个宾语,即动作的承受者,才能使意思完 整。这类动词叫做及物动词。 ┏━━━━━━━┯━━━━━━━┯━━━━━━━━━━━━━━━┓ ┃S│V(及物动词)│O┃ ┠───────┼───────┼───────────────┨ ┃1. Who │knows │the answer? ┃ ┃2. She │smiled │her thanks. ┃ ┃3. He │has refused │to help them. ┃ ┃4. He │enjoys │reading. ┃ ┃5. They │ate │what was left over. ┃ ┃6. He │said │"Good morning." ┃ ┃7. I │want │to he a cup of tea. ┃ ┃8. He │admits │that he was mistaken. ┃ ┗━━━━━━━┷━━━━━━━┷━━━━━━━━━━━━━━━ 1. 谁知道答案? 2. 她微笑表示感谢。 3. 他拒绝帮他们的忙。 4. 他喜欢看书。 5. 他们吃了剩饭。 6. 他说:"早上好!" 7. 我想喝杯茶。 8. 他承认犯了错误。 基本句型 四 此句型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特点:谓语动词必须跟有两个宾语才能表达完整 的意思。这两个宾语一个是动作的直接承受者,另一个是动作的间接承受者。 通常这一间接承受者用一个介词来连接,当动作的间接承受者在动作的直接承 受者之前时,这一介词往往被省略。 ┏━━━━┯━━━━━┯━━━━━━━┯━━━━━━━━━━━━┓ ┃S│V(及物)│o(多指人) │O(多指物) ┃ ┠────┼─────┼───────┼────────────┨ 1. She │ordered │herself │a new dress. ┃ ┃2. She │cooked │her husband │a delicious meal. ┃ ┃3. He │brought │you │a dictionary. ┃ ┃4. He │denies │her │nothing. ┃ ┃5. I │showed │him │my pictures. ┃ ┃6. I │ge │my car │a wash. ┃ ┃7. I │told │him │that the bus was late. ┃ ┃8. He │showed │me │how to run the machine. ┃ ┗━━━━┷━━━━━┷━━━━━━━┷━━━━━━━━━━━━┛ 1. 她给自己定了一套新衣裳。 2. 她给丈夫煮了一餐美馔。 3. 他给你带来了一本字典。 4. 他对她什么都不拒绝。 5. 我给他看我的照片。 6. 我洗了我的汽车。 7. 我告诉他汽车晚点了。 8. 他教我开机器。 基本句型 五 此句型的句子的共同特点是:动词虽然是及物动词,但是只跟一个宾语还 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必须加上一个补充成分来补足宾语,才能使意思完整。 ┏━━━━┯━━━━━┯━━━━━━━┯━━━━━━━━━━━━┓ ┃S│V(及物)│O(宾语) │C(宾补) ┃ ┠────┼─────┼───────┼────────────┨ ┃1. They │ointed │him │manager. ┃ ┃2. They │painted │the door │green. ┃ ┃3. This │set │them │thinking. ┃ ┃4. They │found │the house │deserted. ┃ ┃5. What │makes │him │think so? ┃ ┃6. We │saw │him │out. ┃ ┃7. He │asked │me │to come back soon. ┃ ┃8. I │saw │them │getting on the bus. ┃ ┗━━━━┷━━━━━┷━━━━━━━┷━━━━━━━━━━━━┛ 1. 他们任命他当经理。 2. 他们把门漆成绿色。 3. 这使得他们要细想一想。 4. 他们发现那房子无人居住。 5. 他怎么会这样想? 6. 我们送他出去。 7. 他要我早点回来。 8. 我看见他们上了那辆公共汽车。 但常用的英语句子并不都象基本句型这样简短,这些句子除了基本句型的 成分不变外,通常是在这些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增加一些修饰语(modifier)而 加以扩大。这些修饰语可以是单词(主要是形容词、副词和数词),也可以是 各种类型的短语(主要是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和分词短语)。下面以基本句 型五为例: We found the hall full. 我们发现礼堂坐满了。 We found the great hall full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我们发现大礼堂坐满了学生和教师。 We found the great hall full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listen- ing to an important report. 我们发现大礼堂坐满了学生和教师,在听一个重要报告。 We found the great hall full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listen- ing to an important report made by a comrade from the People's Daily on current affairs in East Europe. 我们发现大礼堂坐满了学生和教师,在听人民日报的一位同志作有关 东欧局势的重要报告。 意思网 ://.yisi.cc/ 不同的动词使用的句型也不尽一样,因此在学习动词时,应掌握动词的类 型。以 get 为例: He's getting angry. (S V C) He got through the window. (S V M) You'll get a surprise. (S V O) He got his shoes and socks wet. (S V O C) He got himself into trouble. (S V O M) He got her a splendid present. (S V o O) 在句子中词类和词的位置也影响句子的句型和意思: I found the book easily.我很容易地找到了这本书。(S V O M) I found the book easy. 我觉得这本书很容易。 (S V O C) I he to do something. 我得做点事。 I he something to do. 我有点事做。

现代汉语的句型和句类有什么联系

英语句子成分结构详解

定语 | 状语 | 宾语 | 补语 | 同位语 | 独立成分 | 分词独立结构

一、英语语句基本结构分析:

>> 主谓宾结构:

主语:可以作主语的成分有名词(如boy),主格代词(如you),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等。主语一般在句首。注意名词单数形式常和冠词不分家!

谓语:谓语由动词构成,是英语时态、语态变化的主角,一般在主语之后。不及物动词(vi.)没有宾语,形成主谓结构,如:We come.

宾语:宾语位于及物动词之后,一般同主语构成一样,不同的是构成宾语的代词必须是‘代词宾格’,如:me,him,them等

例:The boy needs a pen.主语the boy,谓语needs(need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宾语a pen.

>> 主系表结构:

主语:同‘主谓宾’结构。

联系动词(Link verb):be动词(am,is,are,was,were,he been);其他联系动词如:become成为,turn变成,go变。其特点是联系动词与其后的表语没有动宾关系,表语多为形容词或副词,既,不可能是宾语。

表语:说明主语的状态、性质、等。可为形容词、副词、名词、代词、不定式、分词。当联系动词不是be,而其后是名词和代词时,多表达‘转变为’之意,注意与动宾关系的区别。

感官动词多可用作联系动词:look well/面色好,sound nice/听起来不错,feel good/感觉好,smell bad/难闻

例:Tom is a boy.(Tom是个男孩)/主语为Tom,系词为be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is,表语为a boy

>> There be 结构:

There be 表示‘存在有’。这里的there没有实际意义,不可与副词‘there那里’混淆。

此结构后跟名词,表示‘(存在)有某事物’

试比较:There is a boy there.(那儿有一个男孩。)/前一个there无实意,后一个there为副词‘那里’。

二、定语:定语是对名词或代词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短语或句子,汉语中常用‘……的’表示。 返回

定语通常位于被修饰的成分前。若修饰some,any,every,no构成的复合不定代词时,(如:something、nothing);或不定式、分词短语作定语、从句作定语时,则定语通常置后。副词用作定语时须放在名词之后。

形容词作定语:

The little boy needs a blue pen.(little修饰名词boy;blue修饰名词pen.)/小男孩需要一支兰色的钢笔。

Tom is a handsome boy./Tom是个英俊的男孩。

There is a good boy./有个乖男孩。

数词作定语相当于形容词:Two boys need two pens./两个男孩需要两支钢笔。

The two boys are students./这两个男孩是学生。

There are two boys in the room./房间里有两个男孩。

代词或名词所有格作定语:

His boy needs Tom\'s pen./他的男孩需要Tom的钢笔。

His name is Tom./他的名字是汤姆。

There are two boys of Toms there./那儿有Tom家的两个男孩。

介词短语作定语:

The boy in the classroom needs a pen of yours./教室里的男孩需要你的一支钢笔。

The boy in blue is Tom./穿兰色衣服的孩子是汤姆。

There are two boys of 9,and three of 10./有两个9岁的,三个10岁的男孩。

名词作定语:

The boy needs a ball pen./男孩需要一支圆珠笔。

It is a ball pen./这是一支圆珠笔。

There is only one ball pen in the pencil box./这铅笔盒里只有一支圆珠笔。

副词作定语:

The boy there needs a pen./那儿的男孩需要一支钢笔。

The best boy here is Tom./这里最棒的男孩是Tom。

不定式作定语:

The boy to write this letter needs a pen./写这封信的男孩需要一支钢笔。

The boy to write this letter is Tom./将要写这封信的男孩是汤姆。

There is nothing to do today./今天无事要做。

分词(短语)作定语:

The smiling boy needs a pen bought by his mother./那个微笑的男孩需要一支他妈妈买的钢笔。

The pen bought by her is made in China./她买的笔是中国产的。

There are five boys left./有五个留下的男孩。

定语从句:

The boy who is reading needs the pen which you bought yesterday./那个在阅读的男孩需要你昨天买的钢笔。

The boy you will know is Tom./你将认识的男孩叫汤姆。

There are five boys who will play the game./参加游戏的男孩有五个。

三、状语: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说明方式、因果、条件、时间、地点、让步、方向、程度、目的等。 返回

状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很灵活,常见情况为:通常在句子基本结构之后,强调时放在句首;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时,通常位于被修饰的词之前;表示时间、地点、目的的状语一般位于句子两头,强调时放在句首,地点状语一般须在时间状语之前;一些表示不确定时间(如:often)或程度(如:almost)的副词状语通常位于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之后,动词之前。

有时状语在句中的某个位置会引起歧义,应注意,如:The boy calls the girl in the classroom.一般理解成‘男孩喊教室里的女孩‘(此时in the classroom为girl的定语),也可以理解为‘男孩在教室里喊女孩’(此时in the classroom为地点状语),最好写作‘In the classroom,the boy calls the girl.\'

副词(短语)作状语:

The boy needs a pen very much./男孩非常需要一支钢笔。(程度状语)

The boy needs very much the pen bought by his mother./男孩非常需要他母亲买的那支钢笔。(宾语较长则状语前置)

The boy really needs a pen./男孩真的需要一支钢笔。(程度状语)

The boy needs a pen now./Now,the boy needs a pen./The boy,now,needs a pen./男孩现在需要一支钢笔。(时间状语)

介词短语作状语:In the classroom,the boy needs a pen./在教室里,男孩需要一支钢笔。(地点状语)

Before his mother,Tom is always a boy./在母亲面前,汤姆总是一个男孩子.(条件状语)

On Sundays,there is no student in the classroom./星期天,教室里没有学生.(时间状语)

分词(短语)作状语:

He sits there,asking for a pen./他坐在那儿要一支笔。(表示伴随状态)

Hing to finish his homework,the boy needs a pen./因为不得不完成作业,男孩需要一支笔。(原因状语)

Frightened,he sits there soundlessly./(因为)受了惊吓,他无声地坐在那儿。(原因状语)

不定式作状语:

The boy needs a pen to do his homework./男孩需要一支笔写家庭作业。(目的状语)

To make his dream come true,Tom becomes very interested in business./为实现梦想,汤姆变得对商业很有兴趣.

名词作状语:

Come this way!/走这条路!(方向状语)

状语从句:

时间状语从句

地点状语从句

原因状语从句

结果状语从句

目的状语从句

比较状语从句

让步状语从句

条件状语从句

四、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返回

>>>特殊的同源宾语现象: fight a fight , dream a dream , etc.

有些及物动词可以有两个宾语,如:give给,pass递,bring带,show显示。这两个宾语通常一个指人,为间接宾语;一个指物,为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一般位于直接宾语之前。

一般的顺序为:动词 + 间接宾语 + 直接宾语。如:Give me a cup of tea,please.

强调间接宾语顺序为:动词 + 直接宾语 + to + 间接宾语。如:Show this house to Mr.Smith.

若直接宾语为人称代词:动词+ 代词直接宾语 + to + 间接宾语。如:Bring it to me,please.

五、宾语补足语:位于宾语之后对宾语作出说明的成分。宾语与其补足语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它们一起构成复合宾语。 返回

名词/代词宾格 + 名词

The war made him a soldier./战争使他成为一名战士.

名词/代词宾格 + 形容词

New methods make the job easy./新方法使这项工作变得轻松.

名词/代词宾格 + 介词短语

I often find him at work./我经常发现他在工作.

名词/代词宾格 + 动词不定式

The teacher ask the students to close the windows./老师让学生们关上窗户.

名词/代词宾格 + 分词

I saw a cat running across the road./我看见一只猫跑过了马路.

六、同位语: 返回

同位语是在名词或代词之后并列名词或代词对前者加以说明的成分,近乎于后置定语。如:

We students should study hard. / (students是we的同位语,都是指同一批‘学生’)

We all are students. / (all是we的同位语,都指同样的‘我们’)

七、独立成分:有时句子中会有一些与句子没有语法联系的成分,称为句子独立成分(注意:区别于分词独立结构)。 返回

感叹词:oh,hello,aha,ah,等。

肯定词yes

否定词no

称呼语:称呼人的用语。

插入语:一些句中插入的 I think , I believe,等。

如: The story,I think,has never come to the end./我相信,这个故事还远没结束.

情态词,表示说话人的语气(多作为修饰全句的状语):perhaps也许,maybe大概,acturely实际上,certainly当然,等。

八、分词独立结构:分词作状语时其逻辑主语与句子的主语一致! 否则应有自己的逻辑主语,构成分词独立结构。 返回

例:

错句:Studying hard,your score will go up.

正确:(1) Studying hard,you can make your score go up. 或 (2)If you study hard,your score will go up.

解析:错句中分词studying没有自带逻辑主语,则其逻辑主语就是句子的主语,既your score . 显然做study的应是人,不应是your score(分数). 正确句(1)更正了句子的主语,使其与分词逻辑主语一致( 同为you );正确句(2)则使用条件分句带出study的主语,(不过已经不是分词结构了).

分词独立结构常省略being,hing been.不过‘There being...’的场合不能省略.

如:

Game (being) over,he went home.

He stands there,book (being) in hand.

独立结构还可用with、without引导,作状语或定语。这种结构不但可以用分词,还可以用不定式、形容词、介词短语、副词或名词等。

如:

With nothing to do,he fell asleep soon./无事可做,他很快就睡着了。

The teacher came in,with glasses on his nose./老师进来了,戴着一付眼镜。(注意,此句on his nose不可省略!)

时态的语法放不下了 ,自己去看好吗?://zhidao.baidu/question/12691924.html?si=1

多读读英语文章,培养语感,这样作题目会比较有感觉!!

加油~~~

主谓宾的句子成分有哪些?

句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类,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叫句类,根据结构特点分出的叫句型。两者可以是针对一个句子的。

例如:我不去游泳了。从句类的角度分析是陈述句,从句型的角度分析是主谓句。

形成

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做基础方言。哪一种方言能成为共同语言的基础方言,取决于该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

长句和短句:

句子有长有短。所谓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所谓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分句)。

长句和短句各有各的修辞方法。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有力。长句主要用于书面语、议论、描写之中,短句主要用于口谕、紧急场合、演讲词中。

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 是句子成份

①主语:用于说明人或事物执行某一动作,表明“谁”或“什么”。常由名词、代词和数词来担任。如:

I love the book.The book is my friend.我喜欢这本书。这本书是我的朋友。(名词作主语)

②谓语: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表明“做什么”或“是什么”。常由实义动词或系动词加上表语部分来充当。如:

Mother is a teacher.妈妈是一名教师。(系表作谓语)

She likes music.她喜欢音乐。(动词作谓语)

③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由名词、代词、不定式或相当于名词的词、短语来担任,它和及物动词一起说明主语做什么,在谓语之后。如:

He learns English well.他英语学得好。(作动词宾语)

I'm interested in handwriting.我对书法很感兴趣。(作介词宾语)

④补语:说明宾语、主语“做什么”或“处于某种状态”。常由名词、形容词等词类来担任。如:

The teacher named me Lucy.老师叫我露茜。(名词作补语)

Very loud noises can make people ill.非常大的噪音会让人得病。(形容词作补语)

⑤表语:放在连系动词之后表示主语的身份或特征的成分,表明“什么”,“怎么样”。多由名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和介词短语来担任。如:

She looks nice.她看上去很漂亮。(形容词作表语)

Ann is in the classroom.安在教室里。(介词短语作表语)

⑥定语:用于修饰和限制名词或代词的成分,表明“谁的”、“怎么样”等。多由名词、数词、形容词、代词和介词短语等来充当。如:

My friend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我的朋友是一名中学生。(名词作定语)

The man with black glasses liked sweet food.戴墨镜的那个人喜欢吃甜食。(介词短语作定语)

⑦状语: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成分。常由副词、介词短语等来充当。如:

Bruce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布鲁斯英语说得很好。(副词作状语)

Dick lived in the country a few years ago.迪克几年前住在乡下。(介词短语作状语)

语文句子成分

划分句子成分

(一)知识要点

1. 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 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 状语 [ ] 补语 < >

①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 定语、状语、补语。

②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

(主语) (谓语)(宾语)

例: 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 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 主 语 ) (谓语、宾语)

例: 猫 ‖捉鱼

主 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 谓 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 谓 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主干:蔡伦出生.

练习:

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15、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

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

利用语法结构分析处理病句问题

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例如:

(1)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分析:

把第一句的所有定语、状语都压缩掉,剩下的主干是“发现提供证据”,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合理的;第二句的主干则是“青年担负建成强国”,很显然,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谓语中心语“担负”和“建成强国”不搭配,“担负”后边一般要有“任务”“使命”“责任”等词语作宾语或宾语中心语。这个句子缺少这类词语,因此使人觉得话没有说完全。

病句中的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人民日报》1993年6月 11日)

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生活与健康报》1991年1月29日)

冬季天寒,乘客迅猛增大。(《北京交通安全》1990年 10月 15日)

分析:

上面三个病句都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此类病句可用缩句去来检测。如病句一紧缩后的句子主干为:母牛被流传。这明显不对,被广为流传的应是母牛的故事。病句二也可缩减为:神效走向世界。“神效”只能震动或传遍世界,用“走向”来搭配不妥。病句三的错吴更加明显,“乘客”不能增大,增大的是乘客的数量,所以在“乘客”后加上“流量”二字即可。

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通常的动宾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情况:

(l)一动词带一宾语:

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戏剧**报》1995年2月)

据广州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年以来广州春节的最高气温。(《新民晚报》1999年2月18日)

前一句应把“举行”改为“举办”,后一句中“创”与“气温”明显不搭配。《现代汉语词典中》中“创”解释为:开始(做);(初次)做。对象必须跟“做”联系上,气温是客观的,不能“做”,改为“创年以来广州春行的气温最高记录”,句子就通顺了。

(2)一动词带多个宾语:

在娘娘庙前感受了旺盛的香火和虔诚的气氛。(《北京青年报》1990年2月20日)

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文汇报》1995年3月17日)

这两句中作宾语的名词短语只有一个可以和该动词搭配。病句一中“感受气氛”是正确的,但绝不能“感受香火”,应改为:在娘娘庙前目睹了旺盛的香火,感受了虔诚的气氛。后一个病句依此类推可改为: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感受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心情,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状态。

定中搭配不当:

这里大有藏龙卧虎的人才啊!(《青年报》1991年2月1日)

定语“藏龙卧虎”与中心语“人才”搭配不当。“龙”、“虎’嘟比喻人才,再去修饰“人才”便重复了;且“藏”、“卧”含“有”之意,与谓语重复。整句可改为:这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状中搭配不当:

人们众口一辞地认为……(《北京广播电视报》1990年3月6日) “众口一辞”与“认为”搭配不当。

“众口一辞”显然是形容人们说话,这里却用来修饰“认为“这一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不妥。很简单,将全句改为:人们众口一辞地说……

搭配不当训练::

1 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2 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3 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4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5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6 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是“改正”。)

7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

1.主语残缺

例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2005湖北卷5B)

〖析〗缺主语,应在“一腔热血”加“的人”。

例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2005广东卷4D)

〖析〗“既可以用来……”主语应该是“小刀”。可将“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改为“随身携带的精制小刀”。

更多的是由于使用介词不当而导致主语残缺。

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2005浙江卷5B)

〖析〗介词结构“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

例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4青海卷)

〖析〗介词“对”的使用使句子没有了主语,删掉“对”,“我们”就是主语。

2.谓语残缺

例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析〗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例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析〗在“突然”之后加上“发现”或“看见”,作谓语。

3.宾语残缺

例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2004全国卷Ⅳ)

〖析〗缺宾语中心语。应在“4万元”后加“的处罚”,与“给予”搭配。另外,“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还有毛病。

有的句子,谓语是并列短语,其中某一词语缺少宾语,如:

例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2005全国卷Ⅲ4D)

〖析〗“羞辱”缺少宾语,应改为“羞辱厂家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句子成分分析法,语义成分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是三种不同的分析法吗?还有“成分分析法“呢?

我希望你把句子成分的划分重点放在单句上,考试中关于单句的题还是比较多的,至于复句你只要掌握几种明显的关系就可以了,如果有具体的疑问,请你把相关的问题说出来,可以为你参谋一下:

完整的句子结构是:

(定)主//[状]谓<补>+(定)宾

例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

定语用在主语前面,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的

如:“(冬天里)的春天”

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

如:“辨认<仔细>”

句子成分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状——修饰全句的]+(定)主+[状]谓<动补>+(定)宾+<宾补>。

[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天津人[总是][眉飞色舞地]谈<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么地道>

区分参见: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中,分析句子的成分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宾语和补语的区分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常常对“谓前为状谓后补”和“谓语之后带宾语”这两句“窍门口诀”疑惑不解。虽然他们懂得前者是针对谓语中心词和附加成份而言,后者是针对句子主干顺序来说,但在实际操作中和分辨时还是常常感到困难。为此,我特意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两种成分进行了几方面的对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一,细推敲两种概念,从回答问题入手。

宾语是动词中心语的支配对象,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词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根据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知道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之间是被涉及与涉及的关系,回答的是“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而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形容词之间是补充和被补充,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回答的“怎么样”的问题。例如:

(1)他打球。

(2)他打〈输〉了。

例(1)中,“球”是“打”涉及的对象,回答“什么”的问题,所以是宾语:例(2)中“输”是补充说明“打”的结果,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是补语。

从概念和回答不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是区分宾语和补语的最基本方法。

其二,依词性类别判定,细辨认数量结构。

用分辨词性的办法进行对比也是判定句子成份的方法之一。宾语作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经常用名词、代词或其他名词性短语来充当;而补语则经常用形容词、动词、介词结构或其他动词、形容词性的词语来充当。例如:

(1)他看书。

(2)他看〈完〉了。

(3)他看什么?

(4)他看得〈很认真〉。

(5)他去新华书店。

(6)他来〈自南方〉。

以上(1)(3)(5)句子分别以名词、代词和名词短语来充当宾语,而(2)(4)(6)句则以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结构充当补语。

数量结构在句子中既可以充当宾语,也可以充当补语,这时我们就要从词的意义上去区分。

例如:他写了三篇;他唱了〈三遍〉。

前者中“三篇”指文章之类的东西,是以定语代替中心词,故而是宾语;而后者中“三遍”是指唱的次数,是补充说明“唱”这个动词的,故而是补语。

又如:他浪费了三天,他休息了〈三天〉。

以上两个句子都出现了“三天”这个“数词+时间名词”的结构,“三天”后面显然都省去了“时间”这个中心词。

这时我们要看谓语动词能否跟省略去的“时间”一词进行搭配。能搭配成为动宾结构的,说明动词后面的是宾语;如果不能,则是补语。在前一句中“浪费”可与中心词“时间”构成动宾关系,所以“三天时间”的“三天”是定语代替中心词充当宾语。在后一句中,“休息”虽然可与“时间”搭配,但构成了偏正关系,而不是动宾关系,不合句意,故而这里的“三天”是表示时段的补语。

再如:他买了二米,线长〈二米〉。

前者“二米”是“买”的对象,自然是宾语。后者“二米”是补充说明形容词“长”的,形容词具有不带宾语的特点,故而这“二米”只能是补语。此外,非动作动词“有、等于、变成”等后面所带的数量结构都是这些词所涉及的对象,所以不是补语,而是宾语。

例如:我有十个;一个变成了二个;三个加三个等于六个。这些句子中的数量结构都是宾语。

其三,用“得”、“这”二字检验,从“顺序”“结构”分析。

我们知道,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如:

他笑得〈非常天真〉;

这花香得〈很〉;

他说得〈怎么样〉?

但是,如果“得”字不作为结构助词而作为独立词素出现时,我们就不能混为一谈。

如:

他懂得这事。

你值得学习。

这些句子中“得”字与其它词素结合而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词,故而不是补语的标志,它后面的成份是宾语。

用代词“这”可以判定“个”字的宾语和补语。“个”字是最常见的量词,通常用在名词前头。

例如:

(1)吃个西瓜。

(2)吃个〈痛快〉。

第(1)句中“西瓜”是“吃”对象,是宾语,且可以在“个”字前面加“这”字;第(2)句中“痛快”是补充说明“吃”的,不可能在“个”字前边加“这”字。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个”字前边能加“这”字的是宾语,否则即为补语。

一般说,动词后边同时有宾语或补语时,是补在前、宾在后,所以宾语和补语在动词后的位置有时也可以做为判定依据。

如:

他打了〈三次〉球。

我织〈成〉一件毛衣。

但也有些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宾在前、补在后。

例(1),他每天上山〈两趟〉。

当补语是量词结构时,这种顺序较为常见。

例(2):你拿杯水〈来〉吧!他撕〈下〉一张纸〈来〉。

这两个句子中前者补语是趋向动词,置于宾语之后;后者补语是合成趋向动词,两个部份分别置于宾语前头和后头。有些介词结构也可以放置在宾语之后作补语,如:这件事〈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另外,有些形式相同的短语可以通过分析结构的方法来对比判定。

例如:他跑〈下大堤〉。他摘下眼镜。这两个句子中都有带“下”字的词组,前一句“下”与“大堤”构成动宾关系,做“跑”的补语,补充说明跑的结果是下了大堤,而不是“大堤”被“跑下”;后一句的“下”与“摘”搭配成词,做谓语,“眼镜”做“摘下”一词的宾语“眼镜”是被“摘下”;再如:我希望去一次;我去〈一次〉。这两个句子中也都有形式相同的“去一次”,但根据结构分析,它在句子中充当的成份显然不同。

总之,虽然宾语和补语有难以分辨的一面,但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对待,多做对比、总结,经过反复训练,总还是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

句子按照结构方式可以分成:

1.单句,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包括:

①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如今天‖星期五。她‖身份特殊。赵州桥‖[非常]雄伟。(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等等。

②非主谓句(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如:呀!好漂亮的彩虹呀!快一点吧!禁止吸烟!去吧。嘿!等等。

③特殊单句,句式特点比较特殊的句子。主要是:

(1.把字句:用“把”(或“将”)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字句在结构上有:“把+宾语”作状语。语义上,把字句表示主动。主语是施动者,发出动作,处置某一对象。处置的对象是指定的或已知的事物。如:

A 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B 你简直把我吓死了。

C 不要把自己做的坏事赖在别人身上。

(2.被字句:用介词“被”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并且表达被动语义的句子。被字句的典型格式是:主语+被+被的宾语+动词短语。语义上,被动句表被动。主语是还艘动者,接受动作。如:

A 凶手被警察抓住了。

B 小鸟被他们吓跑了。

C 玻璃杯被小王子打碎了。

(3.连动句: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要特点是:连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共同陈述一个主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有先后、目的、方式或手段关系;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如:

A 他上街买书去了。

B 他拿了东西走了。

C 他们正下河游泳呢。

D 小李今天坐电车回家。

(4.兼语句: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要特点有:它的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接而成;动宾短语中的动词通常是使令性动词。如:“叫、让‘派、使、请、教、劝、命令、禁止、任命、号召、选举”等等。有是还用“有”。如:

A 我请同志来解释。

B 你让他下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C 蔚蓝的天宇中正有一群大雁飞过。

附:[兼语句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区别]:

(1).区分第一动词。兼语句中第一个动词一半是表使令、要求的,它所支配的对象是人;主谓短语做宾语的第一个动词,一般是表感知的(看见、发现、知道等),表心理活动的(想、认为、希望、觉得等),表意见的(主张、证明、表明、说明、标志等),它所支配的对象是一件事(人物连同他的动作行为)。

2.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包括:

(1)一重复句,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主要有八种类型: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如: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如: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如: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如: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呀!

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如: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设复句,前一个分句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如: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如:

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如:

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③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9.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如:

①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

②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10.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取的行为。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如:

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②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③答题之前,我们应仔细思考,省得过后又来修改。

(2)多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叫多重复句。有两个层次的叫二重复句,有三个层次的叫三重复句,其余依次类推。多重复句是由一重复句扩展而成的。分析多重复句可以用符号法和框式图解法。如:

(1.符号法:

①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并列)②有联系群众的长处,|(转折)③但是不善于思考,|‖(并列)④不愿多动脑筋多想苦想,‖(因果)⑤结果仍然做不成事业。

①他后来还托他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并列)②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转折)③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2.框式图解法:

①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②有联系群众的长处,③但是不善于思考,④不愿多动脑筋多想苦想,⑤结果仍然做不成事业。

①他后来还托他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②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③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3.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

①总览全局,确定分句数目。

②理解全句语义,确立第一层次。

③辨析关联词语,依据搭配关系逐层分析。

[并列复句与承接复句的区别]

1.并列复句的分句是相互对称的,成平行的雁行式排列。其基本格式是A,B,C……,分句的排列比较自由,有时可以前后对调。如:

他一边看报,一边听音乐,一边吃饭。

小李今年十八岁,小王二十四岁,至于老陈嘛已是年过古稀了。

2.承接复句的分句排列次序是由分句所表示的时间和事理上的先后决定的,因此,分句的派顺序不能前后对调。其基本格式是A→B→C……成鱼贯式的排列。如:

见过了小李和小王,老陈便带着他们到田间去打谷子。

看过报纸,听了两段音乐,他心满意足地去吃饭了。

[承接复句与连动句的区别]

1.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标出这种停顿。连动句没有。

2.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连动句只能共带一个主语。

3.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连动句则不能用。如: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承接复句)

他上街买菜去了。(连动句)

[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用“即使(就算、纵然、哪怕、纵使、就是)……也……”这组关联词语组合成的设复句。含有转折意思(有的书称为转折式设复句,有的称之为让步设复句),它与用“尽管……还是……”这组关联词语组合成的转折复句最容易混淆,其区别是:

1.让步设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没有成为现实,“即使”表示撇开的是虚拟的事实,是做最大的设罢了。

2.转折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尽管”所撇开的是既成事实。如:

即使明天刮风下雨,我们也要到达山顶。(“刮风下雨”说不准)

尽管今天刮风下雨,我们还是要到达山顶。(“刮风下雨”是确定的事实)

[条件复句与设复句的区别]

相同点:前后分句的关系都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都是没有实现的事情。

不同点:条件复句着重于条件,设复句着重于设。

只要记住条件复句的几种类型和关联词语就很容易区别了。如:

如果美国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愿意奉陪到底。(设复句)

只要美国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就要奉陪到底。(条件复句)

如何快速简单的分析英语句子结构?

主要有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

(二)层次分析法

(三)其他句子分析方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称“中心词分析法”,是传统语法学使用的句子分析方法。

①句子分析就是分析一个句子(单句)的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②词与句子成分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短语中只有联合短语和主谓短语可以直接充当句子成分。

③主语和谓语是主要成分,宾语和补语是次要成分,定语和状语是附加成分。

把主谓短语看作句子,认为句子总是由主谓短语充当。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成分时,就叫做“小句”或“句子形式”;将非主谓句称作“无主句”。

④偏正短语要先找出其中的中心语,述宾短语或述补短语要先找出其中的谓语中心词。

在分析过程中:

首先将句子分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找出全句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

再看谓语由哪种动词充当,以及后面跟着的宾语和补语;

在主语部分找出附加在主语前面的定语,在谓语部分找出附加在谓语前的状语。

例如分析“未来几十年里,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第一步:找出主要成分

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生活的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第二步:找出次要成分

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生活的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第三步:找出附加成分

[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生活)的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层次分析法,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单位(包括短语和句子)的直接成分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由于切分过程中尽可能用二分,所以层次分析法又称作“二分法”。

语法从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的符号序列。线性排列是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出或写出的形式。但是语法结构却是有层次性的,层次是指句法单位在组合时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先后顺序。

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性的层次关系。小的语法单位是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大的语法单位是由小的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本身又可以成为更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

语法结构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包含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每一个直接成分又可以包含更小的直接成分。

例如:

我们 进行 社会 调查 分析过程

|主||____谓_______|

|_述 | 宾____ |

|_定)中 | 更多例子

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将一个句法单位(联合短语等由多个直接成分组成的短语除外)切分成两个直接成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的句子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

例如:

他 去年 去 了 一趟 美国。 分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谓关系

|___||______________| 状中关系

|________| |__| 述宾关系

|_| |___| 述补关系 更多例子

切分过程中应注意:

①第一步切分非常重要,第一步切分不当,后面便容易全都切错。

②必须逐层切分,直至分析出每个实词,语素不需要切分。

③为避免切分过程中的遗漏,一般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块切分的分析步骤。

层次分析法中常用的图解表示法是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①切分法

切分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作为一个整体,从大到小,逐层切分。

例如:

申奥 成功 有助于 中国 的 改革 与 开放。 分析过程

|_ 主 __| |______ 谓 ________________|

|主| |谓| |_述_ |______ 宾___________|

|__ 定_)_ 中_______|

| 联 + 合 |

②组合法

组合法是把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切分到单词,然后从小到大,依次组合起来。例如:

他 弟弟 在 北京 念 大学 分析过程

|_定中_| |_介宾_| |_述宾_|

| |____状中____|

|_____主谓______|

③树形图

树形图是把有关的结构分析用竖线和斜线连接起来,从而显示出句法单位内部的结构关系。例如:

S

/ \

主语 谓语

/ \ / \

偏 正 述 宾

| | | |

取暖 设备 出现 故障 分析过程

(三)其他句子分析方法

1、变换分析

2、语义特征分析

3、语义指向分析

变化分析是通过移位、添加、删除、替换等方法来考察两种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变换规则的分析方法。 变换分析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外部分析,考察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句法结构之间的联系。例如:

A、台上坐着团

B、台上演着梆子戏

C、山上架着炮

三个例句包含的词类相同(处所名词+动词+助词+名词),排列顺序相同,内部层次关系相同,但是A句表示静态意义(台上有团)、B句表示动态意义(梆子戏正在上演)、C句既可表示静态意义(山上有炮),也可表示动态意义(山上正在架炮)。

下面我们通过变换分析法分析三个句子。

A句可以变换为“团坐在台上”。类似的例子如:

门口站着人—→人站在门口 床上躺着人—→人躺在床上

黑板上写着字—→字写在黑板上 墙上挂着画—→画挂在墙上

B句可以变换为“台上正在演梆子戏”。类似的例子如:

外面下着大雨—→外面正在下大雨 操场上放着**—→操场上正在放**

教室里上着课—→教室里正在上课 隔壁打着电话—→隔壁正在打电话

C句既可以按照A句模式变换,也可以按照B句模式变换。

山上架着炮—→炮架在山上/山上正在架炮

类似的例子如:院墙外修着马路—→马路修在院墙外/院墙外正在修马路

通过变换分析,不但将内部层次关系相同的“台上坐着团”、“台上演着梆子戏”、“山上架着炮”区别开来,而且分化了类似“山上架着炮”的歧义。

语义特征分析是分析和概括同一句式中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词所共有的语义特征的分析方法。例如:

A类:

他赠了幅国画给我—→他赠给了我一幅国画

学校奖了三千元给他—→学校奖给了他三千元

B类:

我买了斤香蕉给他—→*我买给了他一斤香蕉

我要了个名额给他—→*我要给了他一个名额

A类句子与B类句子都是连谓句,内部层次结构相同,但表达的语义不同:

A类句子包含两个动作,但说的是同一件事情(“赠国画”和“给我”是国画由他转移到我的过程)。B类句子也包含两个动作,但说的彼此分离的两件事情(“我买了斤香蕉”和“给他”互相分离的两个过程)。

A类句子与B类句子的不同关键在于动词语义特征上的差别。

A类句子中的“赠、奖”具有“给予”的语义特征,而没有“取得”的语义特征。B类句子中的动词“买、要”具有“取得”的语义特征,而没有“给予”的语义特征。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指向相关的另一个成分。

语义指向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解释和说明某一语法现象的分析方法。

通过语义指向分析,可以把一个狭义同构的句式分化成语义不同的句式。

例如,同为“动词+形容词+了”的述补结构,其补语的语义指向各不相同。

砍光了(补语指向“砍”的受事,“树砍光了”)

砍累了(补语指向“砍”的施事,“我砍累了”)

砍快了(补语指向“砍”这一动作的本身,“你砍快了,得慢点砍”)

砍钝了(补语指向“砍”所利用的工具,“刀砍钝了”)

砍坏了(补语指向工具或受事,“他把刀砍坏了”、“桌子砍坏了”)

砍疼了(补语指向受事或施事的隶属部分,“把他的脚砍疼了”、“忙了半天,胳膊都砍疼了”)

语义指向分析的主要作用是在语法形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语义解释,揭示句法成分之间在语

句子成分

为什么又要分词类,又要分句子成分呢?两者既然关系密切,为什么不合

并起来谈呢?合并起来,容易造成混乱,因为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同一个词类

可以在句中充当不同的成分,同一个句子成分也可以由不同的词类来担任。

那么什么叫句子成分呢?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

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

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

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

补语。英语的基本成分有六种: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表语

(predicative)、宾语(object)、定语(attribute)和状语(adverbial)。

英语句子成分中,有些具有形态标志。如第一人称代词作主语就用主格"I",

作宾语用宾格"me",作定语用所有格"my"。这些形态变化对分析辨认成分

很有帮助。

汉语与英语就句子成分表面上看来差不多,实际上有不少差别。例如:

(1) Xiao Li went to bed as soon as he came home.

小李回家后, 立刻就睡觉了。

(2) I'll go when I he had my dinner.

我吃了饭就去。

在英语中,同一个主语在第二次出现时不能省略,必须把每个谓语所陈述的对象都表示出来。而在汉语中,同一个主语在句中第二次出现时,就可以省

略。如例(1)中,汉语说"小李回家后立刻就睡觉了",省去了第二个分句

的主语,倒可以避免造成误解。若将第二次出现的主语补出来,说成"小李回

家后,他立刻就睡觉了"。听的人反而可能把那个"他"误会成另一个人。

把句子的各个成分搞清楚,也就是把句子各部分的关系搞清楚。做到这一点,才可以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或造出结构正确、意思明白的句子。有一点要注意,在分析句子结构时,应该抓住主要成分。我们分析句子结构,划分句子成分无非是为了理解,或者是为了造句。这个目的达到了就行了,不必过于细致,更不要钻牛角尖,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各种语言有各自的规则、各自的习惯,而且语言是很灵活的东西,发展过

程也很复杂,很难把语法的现象都做出明确、统一的解释来。在使用一种语言*

时,语法应让位于习惯。符合习惯的,有时尽管不符合语法,也是正确的。

英语句子有长在短,有简有繁,从现象看,似乎千变万化,难以捉摸,但*

从实质看,可以发现其内在联系,找出其共同规律。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可以*

归纳成五种基本句型及其扩大、组合、省略或倒装。掌握这五种基本句型,是*

掌握各种英语句子结构的基础。

英语五种基本句型列式如下:

基本句型一: S V (主+谓)

基本句型二: S V P (主+谓+表)

基本句型三: S V O (主+谓+宾)

基本句型四: S V o O (主+谓+间宾+直宾)

基本句型五: S V O C (主+谓+宾+宾补)

基本句型 一

此句型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句子的谓语动词都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这类动词叫做不及物动词,后面可以跟副词、介词短语、状语从句等。

┏━━━━━━━━━━━━━━━┯━━━━━━━━━━━━━━━┓

┃ S │ V (不及物动词) ┃

┠───────────────┼───────────────┨

┃1. The sun │was shining. ┃

┃2. The moon │rose. ┃

┃3. The universe │remains. ┃

┃4. We all │breathe, eat, and drink. ┃

┃5. Who │cares? ┃

┃6. What he said │does not matter. ┃

┃7. They │talked for half an hour. ┃

┃8. The pen │writes smoothly ┃

1. 太阳在照耀着。 2. 月亮升起了。

3. 宇宙长存。 4. 我们大家都呼吸、吃和喝。

5. 管它呢? 6. 他所讲的没有什么关系。

7. 他们谈了半个小时。 8. 这支笔书写流利。

基本句型 二

此句型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句子谓语动词都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

思,必须加上一个表明主语身份或状态的表语构成复合谓语,才能表达完整的*

意思。这类动词叫做连系动词。系动词分两类:be, look, keep, seem等属一*

类,表示情况;get, grow, become, turn等属另一类,表示变化。be 本身没*

有什么意义,只起连系主语和表语的作用。其它系动词仍保持其部分词义。

┏━━━━━━━┯━━━━━━━┯━━━━━━━━━━━━━━━┓

┃ S │V(是系动词)│ P ┃

┠───────┼───────┼───────────────┨

┃1. This │is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2. The dinner │smells │good. ┃

┃3. He │fell │in love. ┃

┃4. Everything │looks │different. ┃

┃5. He │is growing │tall and strong. ┃

┃6. The trouble│is │that they are short of money. ┃

┃7. Our well │has gone │dry. ┃

┃8. His face │turned │red. ┃

┗━━━━━━━┷━━━━━━━┷━━━━━━━━━━━━━━━┛

1. 这是本英汉辞典。 2. 午餐的气味很好。

3. 他堕入了情网。 4. 一切看来都不同了。

5. 他长得又高又壮。 6. 麻烦的是他们缺少钱。

7. 我们井干枯了。 8. 他的脸红了。

基本句型 三

此句型句子的共同特点是:谓语动词都具有实义,都是主语产生的动作,

但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必须跟有一个宾语,即动作的承受者,才能使意思完

整。这类动词叫做及物动词。

┏━━━━━━━┯━━━━━━━┯━━━━━━━━━━━━━━━┓

┃ S │V(及物动词)│ O ┃

┠───────┼───────┼───────────────┨

┃1. Who │knows │the answer? ┃

┃2. She │smiled │her thanks. ┃

┃3. He │has refused │to help them. ┃

┃4. He │enjoys │reading. ┃

┃5. They │ate │what was left over. ┃

┃6. He │said │"Good morning." ┃

┃7. I │want │to he a cup of tea. ┃

┃8. He │admits │that he was mistaken. ┃

┗━━━━━━━┷━━━━━━━┷━━━━━━━━━━━━━━━

1. 谁知道答案? 2. 她微笑表示感谢。

3. 他拒绝帮他们的忙。 4. 他喜欢看书。

5. 他们吃了剩饭。 6. 他说:"早上好!"

7. 我想喝杯茶。 8. 他承认犯了错误。

基本句型 四

此句型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特点:谓语动词必须跟有两个宾语才能表达完整

的意思。这两个宾语一个是动作的直接承受者,另一个是动作的间接承受者。

通常这一间接承受者用一个介词来连接,当动作的间接承受者在动作的直接承

受者之前时,这一介词往往被省略。

┏━━━━┯━━━━━┯━━━━━━━┯━━━━━━━━━━━━┓

┃ S │V(及物)│ o(多指人) │ O(多指物) ┃

┠────┼─────┼───────┼────────────┨

1. She │ordered │herself │a new dress. ┃

┃2. She │cooked │her husband │a delicious meal. ┃

┃3. He │brought │you │a dictionary. ┃

┃4. He │denies │her │nothing. ┃

┃5. I │showed │him │my pictures. ┃

┃6. I │ge │my car │a wash. ┃

┃7. I │told │him │that the bus was late. ┃

┃8. He │showed │me │how to run the machine. ┃

┗━━━━┷━━━━━┷━━━━━━━┷━━━━━━━━━━━━┛

1. 她给自己定了一套新衣裳。 2. 她给丈夫煮了一餐美馔。

3. 他给你带来了一本字典。 4. 他对她什么都不拒绝。

5. 我给他看我的照片。 6. 我洗了我的汽车。

7. 我告诉他汽车晚点了。 8. 他教我开机器。

基本句型 五

此句型的句子的共同特点是:动词虽然是及物动词,但是只跟一个宾语还

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必须加上一个补充成分来补足宾语,才能使意思完整。

┏━━━━┯━━━━━┯━━━━━━━┯━━━━━━━━━━━━┓

┃ S │V(及物)│ O(宾语) │ C(宾补) ┃

┠────┼─────┼───────┼────────────┨

┃1. They │ointed │him │manager. ┃

┃2. They │painted │the door │green. ┃

┃3. This │set │them │thinking. ┃

┃4. They │found │the house │deserted. ┃

┃5. What │makes │him │think so? ┃

┃6. We │saw │him │out. ┃

┃7. He │asked │me │to come back soon. ┃

┃8. I │saw │them │getting on the bus. ┃

┗━━━━┷━━━━━┷━━━━━━━┷━━━━━━━━━━━━┛

1. 他们任命他当经理。 2. 他们把门漆成绿色。

3. 这使得他们要细想一想。 4. 他们发现那房子无人居住。

5. 他怎么会这样想? 6. 我们送他出去。

7. 他要我早点回来。 8. 我看见他们上了那辆公共汽车。

但常用的英语句子并不都象基本句型这样简短,这些句子除了基本句型的

成分不变外,通常是在这些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增加一些修饰语(modifier)而

加以扩大。这些修饰语可以是单词(主要是形容词、副词和数词),也可以是

各种类型的短语(主要是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和分词短语)。下面以基本句

型五为例:

We found the hall full.

我们发现礼堂坐满了。

We found the great hall full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我们发现大礼堂坐满了学生和教师。

We found the great hall full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listen-

ing to an important report.

我们发现大礼堂坐满了学生和教师,在听一个重要报告。

We found the great hall full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listen-

ing to an important report made by a comrade from the People's

Daily on current affairs in East Europe.

我们发现大礼堂坐满了学生和教师,在听人民日报的一位同志作有关

东欧局势的重要报告。

不同的动词使用的句型也不尽一样,因此在学习动词时,应掌握动词的类

型。以 get 为例:

He's getting angry. (S V C)

He got through the window. (S V M)

You'll get a surprise. (S V O)

He got his shoes and socks wet. (S V O C)

He got himself into trouble. (S V O M)

He got her a splendid present. (S V o O)

在句子中词类和词的位置也影响句子的句型和意思:

I found the book easily.我很容易地找到了这本书。(S V O M)

I found the book easy. 我觉得这本书很容易。 (S V O C)

I he to do something. 我得做点事。

I he something to do. 我有点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