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的解释说明怎么写_句子的解释
1.文言文解释句子
2.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全诗和解释
3.如何快速理解英语句子的意思
4.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的解释句子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的题怎么答?
5.请各位帮忙解释几个英语句子!
6.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怎样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7.40句经典的国学语句 必备
这句话出自Ralph Waldo Emerson的Give all to love... 意思是我们知道,该走的走了,该来的会来。 原文附翻译: 为爱牺牲一切 为爱牺牲一切 作者 爱默生 译者 张爱玲 为爱牺牲一切, 服从你的心; 朋友,亲戚,时日, 名誉,财产, ,信用与灵感, 什么都能放弃。 它是一个勇敢的主人, 让它尽量发挥: 无条件地跟从它, 绝望之后又抱着希望: 它高高地,更高地 跃入日上中天的正午,挟着 不知疲倦的翅膀----- 带着说不尽的意向; 但它是一个神, 知道它自己的途径, 与天空的一切出路。 它从来不为粗鄙的人而在; 它需要坚强的毅力, 绝对可靠的精神, 不屈的勇敢, 它会报偿我们, 毅力可以带回来, 更多的东西,而且 永远向上直升。 为爱离弃一切; 然而,你听我说:你的心 应当再听我说一句, 你的努力还要再加一把劲, 你需要保留今天, 明天,你整个的未来, 让它们绝对自由, 不要被你的爱人占领。 拼命抱住那姑娘不放松; 然而一旦她年轻的心中 别有所欢---- 她模糊地揣测着, 自己也感到诧异---- 你还她自由,只当她从未恋爱过; 你不要拖住她的裙幅,也不要拾起 她从她花冠上掷下的 最苍白的一朵玫瑰。 虽然你爱她,把她当自己一样, 把她当作一个较纯洁的自己, 虽然她离去了使日月无光, 使一切生物都失去了美丽, 你应当知道 半人半神走了, 神就来了。 Give All To Love Give all to love; Obey thy heart; Friends, kindred, days, Estate, good fame, Plans, credit, and the muse; Nothing refuse. 'Tis a bre master, Let it he scope, Follow it utterly, Hope beyond hope; High and more high, It dives into noon, With wing unspent, Untold intent; But 'tis a god, Knows its own path, And the outlets of the sky. 'Tis not for the mean, It requireth courage stout, Souls above dou, Valor unbending; Such 'twill reward, They shall return More than they were, And ever ascending. Lee all for love;— Yet, hear me, yet, One word more thy heart behoved, One pulse more of firm endeor, Keep thee to-day, To-morrow, for ever, Free as an Arab Of thy beloved. Cling with life to the maid; But when the surprise, Vague shadow of surmise, Flits across her bosom young Of a joy apart from thee, Free be she, fancy-free, Do not thou detain a hem, Nor the palest rose she flung From her summer diadem. Though thou loved her as thyself, As a self of purer clay, Tho' her parting dims the day, Stealing grace from all alive, Heartily know, When half-gods go, The gods arrive.
希望纳
文言文解释句子
首先,完整正确的句子应是
Research indicates(that) there has been some improvment in the way(that/in which) the raisal of board members is conducted.
其次,句子结构划分:
Research 主语indicates谓语(that) there has been some improvment in the way(that/in which) the raisal of board members is conducted宾语从句.
Research indicates(that) there has been some improvment in the way(that/in which) the raisal of board members is conducted 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way.
最后,句子意思翻译:
研究表明,对于董事会成员评价的处理方式已经有所改进。
祝你开心如意!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全诗和解释
1. 古文翻译句子
1.孔子教导伯鱼时说:“不学习《诗经》,就无法说话;不学习《礼记》,就无法立身。”修养性情,强健筋骨,那么立身处世的大事就具备了。
2.黄鲁直说:“士大夫如果三天不读书,一义理就不会再心中交汇,对镜自照,就觉得自己面目可憎,面对他人也说话没有意思。”
3.资质聪明但是不好学,是最大的不聪明。有圣人的资质,等到他好学市,一定能理解文意。如果就在自己家中闭门造车,既不学习,也不求教,便已经是一般人之下了。
4.唯有书不问富贵,贫贱,老少之分,读一卷书,就有一卷书的收获,读一日书,就有一日的好处。
5.心包括了世间万理,万里具藏于一心,如果不能存乎心中,就不能穷尽其中的道理;不能穷尽其中的道理,就不能全存乎心中。
2. 古文翻译方法
最好是平时多积累通字,多义字和被字句形,宾语前置等句形.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三、中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中考文言文翻译也随之有了根本的改革,绝大多数的试卷都增加了直接翻译题型.这既能考察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和句子间语意关系的掌握和领会,又能考察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选择题型,难度加大了许多.因此,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就必须掌握必要的方法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 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例:“更若役,。
3. 解释两则文言文的句子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是出自『论语·述而』中的一句话: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释
(1)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评析
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比如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译文和评论分析就是唯一的答案,你也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论语》的原文。如果你善于开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4. 初中文言文常考句子(带解释)2011年中考教材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第三册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8.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2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2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第四册 2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 2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2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
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呜呼,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驾驭它不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第五册 29.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异形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0.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3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3.安得广厦千。
如何快速理解英语句子的意思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佛学中的一句话,其原文是“一沙一世界”和“一花一叶一如来”。
出自
该句子的前一句出自《金刚经正解》和《圆觉经要解》,后一句出自《黄龙死心新禅师语录》《佛海瞎堂禅师广录》和《憨山老人梦游集》等著作,解释了佛是何以知道有微观世界和宇宙的。
全诗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
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
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解释
一朵花就是一个宇宙。一个人身也是一个宇宙。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界。对于生长在花里的细菌来说,哪就是他们的地球。对于生长的地球之外的比我们更宏大的生物来说,我们的地球只是一个皮球。
来历
佛学说的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么一说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佛学上的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讲的:佛在灵山,众人问法。佛不说话,只拿起一朵花,示之。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只有他悟出道来了。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有了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完全知晓佛是何以知道有微观世界,何以知道有宇宙的。研究一朵花,可以悟出点东西,此所谓道,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将“道”另解了),我们了解的便会趋于无穷。这里面有“以小见大”的意思,而“以小见大”的故事,我们知道的便更是很多,庄子看庖丁解牛得养生之道,孔子看河水流淌叹“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阮籍“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而还有我们更为熟悉的“落叶知秋”“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更是可以做这些的生动说明。
道啊,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寻常事物中。庄子还说,道在矢溺。大小便中都可以有道,还有哪里不可以有道呢?无处不有道。世界在哪里,就在那一枝一叶上。
原文
《金刚经正解卷下》:“恒河沙等之恒河沙。一沙一世界国土中。所有众生。各具一心。则其心有若干种。如来以清净五眼。皆尽见而知之”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要解上》:“诸佛世界者。百千万亿僧只等数之河。一一河中一沙一世界者。显世界之多矣。”
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的解释句子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的题怎么答?
第一种方法是,先迅速的读一遍文章,不会的地方不要纠结,继续往下读,第二遍读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有生词的句子的意思是能够猜出来的。多读几篇很有帮助。
如果这样不行的话,你尝试一下,看阅读的时候直接用字典查生词的意思,联系前一个句子和后一个句子推出应该用的合适的解释,如果用这种方法你能够理解的清楚,说明你单词量应该再增加,不用可以去背,多看些文章就好了。
如果前两种方法都不行的话,注意一下,看文章中是不是有许多长句子,不要害怕长句子,但是也不要太粗略的看。这时候可以把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什么的一出来,自然就明白很多
希望你能早日掌握学习的方法。
请各位帮忙解释几个英语句子!
一、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 。
具体回答格式参照楼上。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怎样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英文中的语言翻译时要结合语境,既要准确,又要符合中国人习惯。
1:I will dedicate the book to the child from whom this grown-up grew。 我愿意把这本书献给儿童时代的这个大人。
知道grow from是“由...长大; 由...发展起来”就行了。“这些大人是从儿时成长起来的”。但这句话中心词是child,所以也可翻成“这个大人小的时候”。
2:They always need to he things explained。他们总是需要(别人作出)解释。
he sth done直译就是“使某事被做”。比如:he the machine repaired. 修理这台机器。
比较一下:“They always need to explain these things”,他们需要对这些事情作出解释。
原句要表达的是“他们总是需要一些事情被别人解释”的意思。
3:The grown-ups' response, this time, was to advise me to lay aside my drawings of boa constrictors, whether from the inside or the outside, and devote myself instead to geography, history, arithmetic and grammar. 大人们劝我把这些画着开着肚皮的,或闭上肚皮的蟒蛇的图画放在一边,还是把兴趣放在地理、历史、算术、语法上。
英文中的副词的位置比较灵活。instead一般放在句首或句尾,但一定要在介词of、for、to的前面。
如这句:yearned instead for a home and family. 宁可期待有一个家和家庭。
4:In the course of this life I he had a great many encounters with a great many people who he been concerned with matters of consequence 在我的一生中,跟许多(只)关心大事(干大事)的人有过很多的接触。
be concerned with表示“对……感兴趣,参与,干涉”
consequence还有“重要”的意思,of consequence表示“有势力的、重要的”,如a person of consequence, 举足轻重的人
因此,people who he been concerned with matters of consequence直译就是“关心大事的人”或者说是“参与干大事的人”,要根据上下文确定。
5:Whenever I met one of them who seemed to me at all clear-sighted 当我遇到一个头脑(在我)看来似乎很聪明的大人时
at all 指“根本、纯粹” ,因为前面有seem,所以at all在这里有讽刺意味,含有实质上并非如此的意思。
感觉通篇都在讽刺这些grown-up。
希望我的解释能对你有帮助。
40句经典的国学语句 必备
现代文阅读怎样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呢?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1)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2)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3)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所选的句子,一定是文章中重要的、有特殊意义的、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的句子。
(1)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即“句不离段”。 答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
2. 根据句式特点来解释句子。比如,单句中,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常常是语意重点之所在;复句中,强调的重点往往落在其中的一个分句上。
3. 根据句子位置来分析句子的含义。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理解它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找;尾括句往往作总结,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去找;过度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揭示下段内容,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下文中去找。不管哪一种,关键是要找准它的“管辖范围”,从句子的管辖区去搜取相关内容,或概括,或摘录,或整合。
4. 抓住相邻句,把握句子的语言背景材料,重点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因为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5. 根据修饰限制成分辨析句意。修饰成分常常是揭示句子内涵和外延的窗口,从中能挖掘出句子的深层含义。
6. 根据修辞特点把握句子。弄清作者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
7. 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如记叙文的议论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意义及文章主旨的作用;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作为例证出现证明论点;说明文中的描写,有着点燃作品使之生动的作用。
(2)解释句子的方法如下:
1.摘录法:顾名思义,就是选摘原文原句来作答。
2.浓缩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按照题目规定的字数,将其“浓缩”为合乎规范的句子作为答案。
3.改写法:依据题目,将原文中的某个或几个句子,作点改动,使其合乎答题的要求。
4.拼接法: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某个句子,有机地拼接融合在一起,使之满足答案的要求。
5.仿写法:依照文章中的某个句子的形式,再造一个形式上与其相似而内容上又合乎提问要求的句子,使之成为答案。
6.活译法:这是指回答那些含有比喻的句子含意的简答题,可以取翻译(活译)的方法来诠释它,说出这个比喻的本体,等于就找到了答案。
7.分析法:对于分析句子层次、分析某个句子的作用和分析文章层次、分析某种写法的意义的试题,这种方法最管用。回答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拟答案。
8.综合法:也就是综合运用以上所述方法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
40句经典的国学语句(篇一)
1.6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4.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8.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弟子规》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奉,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0.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4.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1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18.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9.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20.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40句经典的国学语句(篇二)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2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2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25.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2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2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28.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弟子规》译文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29.言必信 ,行必果。——《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3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3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译文走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34.61.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35.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庄子》译:有技巧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没有本事的人没有追求。
3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3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38.72.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译文: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3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国学经典语句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6、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战国策》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9、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11、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15、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16、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1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8、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9、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2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2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22、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2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2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7、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2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3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3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3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38、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41、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4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4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45、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4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49、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50、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53、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54、见侮而不斗,辱也。
55、多行不义必自毙。
56、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57、哀哀父母,生我劬(qú ,过分劳苦)劳。
5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5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60、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6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6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6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6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6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6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6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68、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6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7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7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7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7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7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7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8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8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8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83、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
8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8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8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8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8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9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91、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
9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93、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9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9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96、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9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9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0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0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102、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10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0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10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0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07、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10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0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0句申论常用国学经典句子40句申论常用国学经典句子篇一
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都仰望着。”
2.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4.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8.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译: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1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2.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译: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1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4.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15.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译文不可以骗取功名,不应该虚名声。
16.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17.满招损,谦受益。
18.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20.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40句申论常用国学经典句子篇二2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2.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2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6.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2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8.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则为大。
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30.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3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3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3.学不可以已。——《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译文接受了别人的礼品而不思回报,是失礼的行为。礼,原是礼节礼貌。现在人们通常指礼物。
35.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3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3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
3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4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国学经典句子及解释 (精选40句)国学经典句子及解释(篇一)
1.59.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2.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孟子》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满招损,谦受益。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9.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10.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2.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1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译文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1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7.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19.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0.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国学经典句子及解释(篇二)2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2.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文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2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6.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
27.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2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3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3.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译: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 意志,这就叫大丈夫。
3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5.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弟子规》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晰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6.68.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37.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弟子规》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45、不可以夸耀自己的才能。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38.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