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经典共分几次结集的,具体的时间是佛灭度后的多少年?

2.让人静下心来的佛经经典名句400句

楞严经精髓100句_佛经经典名句400句

为什么不去看看佛教历史书籍呢? 不能经过学术研究的宗教信仰是脆弱的。

根据学者的研究,‘如是我闻’是我是指阿难。而佛灭之后,佛陀弟子大迦叶召集500阿罗汉来制定要流传的佛法内容以及戒律。历史称为‘第一次结集’。经典的内容由阿难所背诵,则以‘如是我闻’为开头。戒律则有佛陀弟子,号称‘持戒第一’的尤波离背诵。而经过500阿罗汉认可的佛法内容,就是‘杂阿含经’。

早期的佛法是用口诵的方式来流传。后来佛教的根本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流传的佛法传入斯里兰卡,但因为斯里兰卡连年战争。比丘们害怕佛法会失传,他们根据佛陀时代普遍使用的语言‘巴利语’抄录在贝叶上。这就是第一本佛教经典,那时是佛灭400年,约公元前100年。大约公元50年,大众部也把佛法抄录下来,但所使用的语文是古印度雅语‘梵语’。

到了印度佛教要灭亡的时候,大约公元700年。中国佛教的经典已经混乱了,因为任何所篡改,甚至篇写的新佛典,只要加上‘如是我闻’ 就被当作是佛陀的经典。实际上,那些都是外道的经典或者伪经。原因就是中国人根本分不清楚,那一本是真的佛说经典。佛陀入灭后,很多外道都自称教主为‘佛’,包括嗜那教,迦旃延佛(婆罗门十八姓之一,外道亦称其祖师为佛,但教义不同。)等等。

中国人都不分清楚地一致接受,都称为‘佛说’。他们只会以‘如是我闻’来判断,但实际上的佛陀之法已经近乎灭绝了。现今的学者都以当初500阿罗汉的佛法内容以及直到抄录成为经典的‘阿含经’为最接近原始佛教的标准。

中国佛教宣称大乘经典的由来是菩萨,诸佛以及阿难到龙宫或者忉利天从新制定经典。时间点就是第一次结集的时候,他们称为‘窟外结集’。但是大部分学者都不认同这些超越常人理解的解释,因为很难相信有外星菩萨或者外星诸佛,这样的思考逻辑。

其实很多经典内容可以从里面的文学手法去看出端倪,并且了解篇写时代。最早期的梵语阿含经或者巴利语阿含经所记载的文学方式,除了‘如是我闻’以外,还有‘佛告诸比丘’的简单说明。但后期的大乘经典则是什么诸佛,菩萨,甚至1250阿罗汉,天人等等都一一举例。但您不妨想想,佛陀时代的佛弟子是全印度到处游走的,可能会1250阿罗汉来聚集吗?佛陀入灭的时候,经过认可的阿罗汉只有500人啊!还有阿含经记载的天人来访的时间是‘后夜(凌晨2 ̄4点)’,这称为诸天相应。而不是后期大乘经典记载的大白天。

还有有些经典会列举16阿罗汉,也就是现今流传的十八罗汉(其中2位重复)。但事实上,佛陀时代只有16位阿罗汉中的10位,也就是佛陀十大弟子。而后面的6位阿罗汉是佛灭时代才出现的。

经过学者的大量文学以及历史研究,其实是可以发现每一本佛典的篇写年代以及文学说法的。地藏经是公元800年以后所篇写的。王子金乔觉就是地藏王菩萨,此人在历史上有记载。所以推测来说,地藏经最少是公元800年的中后期大乘经典。

在下介绍您一些书籍,可以看看佛教历史。渥得尔--印度佛教史,希尔伯列克--史念原始佛教,走出弥陀的光环。或者您可以到觉悟之路网站看看一些资料。

的确是后人容易胡乱篡改以及盗名篇写。很多佛典的内容都似佛非佛,似法非法,似律非法。就如同当初提婆达多所说的‘五事’,但还是很多人没有办法分辨。譬如说,禅宗不重视戒律,但佛陀教导要以戒为师。净土宗的他力本愿说,阿弥陀佛能以愿力帮助往生净土。但佛陀教导「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明白指示弟子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法的指导,以自身的修习做为停靠的洲屿,以法义的体验做为停靠的洲屿,不要依靠其他外在的力量或神秘的方法,也不要以别人或其他地方做为停靠的洲屿。佛陀在强调这两项洲依时都没有提到「佛洲佛依」或「僧洲僧依」,有别於三皈依的一般教导。佛陀不希望弟子对「皈依佛」有了错误的依赖感,以为依靠佛陀庄严的色身或高贵的声誉,即可达到解脱之道。即使在「皈依法」的教示上,也不希望弟子勉强的相信或盲目的信仰。

有一些论藏还是有作者的。譬如无著的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颂,辩中边论颂,现观庄严论颂,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等。三法印以及四法印已经不足以辨知经典的真伪了,必须借助学者的学术性研究,这才能找到真正的佛陀经典。很多经典的作者已经缺失了,但大部分学者都认同一些大乘经典是来自西方大乘师。

佛教经典共分几次结集的,具体的时间是佛灭度后的多少年?

印度佛教的流派及演变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在印度几经演变,大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中叶,为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称为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佛逝世后约100年之间)。(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至公元1世纪,由于对教义和戒律的理解不同,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二部,称之为根本二部,并从中演化出许多教团,后称为18部或20部,称为部派佛教(原始佛教时期后约400年之间)。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被称之为小乘佛教。(3)佛示寂500年后,产生了大乘佛教,即龙树菩萨创立的中观学派(此后约400年),被称为空宗。后来大乘佛教有瑜伽行学派(此后又约400年)的产生,被称为有宗。这一时期的后期,密宗颇为流行。(4)到7世纪至9世纪,大乘佛教的部分派别与原婆罗门教结合而发展为密教(此后又约300年)。自11世纪到13世纪,印度受到外来侵略,佛教在印度趋于衰落。

小乘佛教。佛教创立时,印度已进入农奴社会。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及婆罗门作为一切知识垄断和神权统治代表的地位开始动摇,并成为众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现了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佛教属于沙门思潮之一。佛陀所处时代的印度,和我国春秋战国一样,也出现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产生过许多对于宇宙、社会、人生的不同见解。其中,学术界和佛教界所公认对佛陀有影响的,有六个学派即所谓的“六师外道”。

通常把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续传承时期的佛教称为原始佛教,也称根本佛教。佛陀从不作形上立说,一切诉之于理性经验,教人实践解脱道。佛陀极善于删繁从简,就地取材运用譬喻,每对弟子说法,总是要言不繁,绝少见长篇大论。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为便于记忆,用偈颂形式,后编辑为经、律、论组成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说教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包括一些戒律条文。

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他在世时的设施和惯例。由于佛陀在世时于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有不同说法,弟子们便对此产生不同的理解。约在佛灭后10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部,称为根本二部。此后100年间续有分裂,先后分成18部或20部,称为枝末部派。故称之为部派佛教。关于分裂原因 ,南、北传佛教有不同说法。据南传佛教的说法,主要是戒律的意见不同;据北传佛教的说法,主要是对教理的看法不同。

在佛灭后约100多年,以毗舍离城为中心的东方跋耆族的比丘,对戒律取了较为自由的行动,而归结为“十事”:(1)角盐净:即是听贮食盐于角器之中。(2)二指净:即日影偏过正午二指后,如未吃饱,仍可进食。(3)他聚落净:即在一食之后,仍可到另一聚落复食。(4)住处净:即是同一教区(界内)的比丘,可不必同一处布萨。(5)随意净:即是众议处决时,虽不全部出席,但仍有效,只要求得到他们于事后承诺即可。(6)所习净:随顺先例。(7)生和合(不搅拌)净:即是可饮未经搅拌去脂的牛乳。(8)饮渎 楼疑净:可喝未发酵、或半发酵的棕榈汁。(9)无缘坐具净:即缝制坐具,可不用贴边,并随意大小。(10)金银净:即听受金银财物。

但以耶舍为首的西方比丘(以摩偷罗城为中心),则以此不合乎律制,判为非法,因而引起争论。对于这“十事非法”的结果,就是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认为“十事非法”的耶舍长老成为上座部,意思是以佛教长老为中心的正统派。坚持实行这十事的跋耆一派成为大众部,被认为是佛教的非正统派。“部”的原意是“说”的意思。上座部属于长老的主张,大众都是多数僧侣的主张,是比较强调发展的流派。其实若以佛陀思想去衡量,此十事正是佛陀告知阿难的细微戒可舍的范围。上座部长老格于佛制的尊严,在律文中增补了十事为成文法。但跋耆比丘们的内心还是不平,更值得注意的是毗舍离国王,亦不满客来的少数上座,并加以驱逐,造成了部派分化。最初,大众部分化为8部,后来上座部分化为10部,共18部,连同上座部、大众部合称20部。南传佛教史载18部,即去掉北传佛教史所说的西山派和北山派。

关于这些部派的名称,有的据部主名字命名,如犊子部、法上部、法藏部等。有的据学说性质或名字命名,如一说部、多闻部、经量部、正量部、说一切有部等。有的据部派流传地点命名,如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等。这些部派中,主要是大众部和上座部的分裂,故称为“根本分裂”。变化最多、最快是说一切有部。在佛学思想中,最重要的流派是说一切有部和经量部。当时佛教传播范围很广,北至喜马拉雅山麓,南至基斯那特河(克里希那河)。一般认为,上座部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它与大众部在教义上有较大差别。

上座部与大众部的主要差别:(1)佛陀观,大众部系统认为释迦牟尼生来非凡,威力无边,无生灭变化,他讲的每字每句都是佛法;而上座部虽承认历史上作为教主的释迦,却认为他生前也有常人的烦恼,他讲的话不一定都是佛法。

(2)对世界的看法。大众部系统认为一切皆虚不实,都不过是些由人们方便施设的“名”,只有出世间的“道及道果”是真实的,较强调“空”的方面;上座部系统中,特别是最有势力的说一切有部,认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肯定五蕴及由它们组成的一切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东西,把它们分成色法、心法、心所法等,又把心所法分成:大地、大善地、大烦恼地、大不善、小烦恼、不定这六类法。以上都是有生灭变化的“有为法”,此外还有“择灭无为”(涅 )等永恒不变的“无为法”。

(3)轮回问题。大众部因强调摆脱生死的出世的真实性,对此没有展开讨论,而上座部系统对此有激烈争论。有没有轮回主体,有没有灵魂?在原始佛教理论中没有明确论证,但实际上是承认的,因为否认这点,它的三世轮回说就不能成立。上座部系统的犊子部认为有轮回主体,称之为“补特伽罗”,说它承受着前生的“业因”(行)投入母胎,形成今世的生命。此外,经量部主张有“一味蕴”,说一切有部主张“世俗补特伽罗”(或“我”),都可以看作是灵魂。

(4)关于解脱修行。大众部系统认为众生有内在的解脱根据,即“心性”,说它本来清净,只是由于后天的情欲才使它受到染污,此即“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在修行理论中已包含顿悟成份;上座部系统基本因袭原始佛教主张,把觉悟解脱过程看作是克制和灭除情欲的过程,没有提出内在的心性问题,将观悟四谛的禅修程序更加繁杂化、细致化,并把不同观悟阶段与解脱的果位(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结合在一起。

可见,在部派佛教中,大众部系统的主张较开化、简单易行,而上座部系统较保守、教义繁琐,主张累世修行。部派佛教从原始佛教偏重人生哲学而扩展到宇宙领域。大众部偏重于讲“空”,从宗教实践和宗教理论的角度来看,大众部对后来的大乘佛教影响较深刻,大众部的理论与大乘中观学派(空宗)有较多的渊源关系。而上座部则向说经部演变,后来又在深受大乘空宗的影响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大乘瑜伽行学派(有宗),而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为小乘。

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产生的社会原因是,随着封建经济的形成,教义理论日益复杂烦琐,过着严格的出家持戒生活的佛教教团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因此带有自由色彩、较多神话要素的大众部教义受到欢迎。大乘佛教就是在大众部教义基础上创立的。大众部原在南方盛行,大乘佛教盛行后,它便随之消失了。大乘佛教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也受到民间宗教信仰及希腊、伊朗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在家信徒是僧团的势力,他们在经济上资助僧团的宗教活动,并负责维修佛教遗迹和佛塔等宗教场所。这些在家居士是促使大乘佛教产生的重要社会力量。

在纪元前后,在佛教徒中,流行着对佛塔的崇拜,从而形成了菩萨众——大乘最初的教团。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进行修持和传教,形成了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贬为小乘,发生了大乘与小乘的历史分裂。

大乘佛教分空(中观学派)、有(瑜伽行学派)二宗。中观学派主张观察问题要不落一边(如空与有、常与无,各一边),即要综合两边,符合中道,因而名中观学派。由龙树菩萨(150一250年)及其弟子提婆(圣天,170一270年)所创立,奉《大品般若经》为主要经典,龙树所著《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和提婆所著的《百论》为基本理论著作。提婆的后继者罗 罗传系至清辨及佛护,随后又分演为不同派系。约在4一5世纪,大乘佛教又形成了瑜伽行派,并成为佛学主流。“瑜伽”是相应的意思。瑜伽行学派尊称弥勒为始祖,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为主要经典。而实际创始人是无著和世亲两兄弟。无著的《摄大乘论》、世亲的《二十唯识颂》、《三十唯识颂》和《大乘百法明门论》等著作,在创宗方面作用最大。继世亲之后有亲胜和火辨两家,他们相继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安慧和真谛。以上为前期瑜伽行派。再后,继世亲、火辨一系的陈那,特重视因明学(也就是逻辑论证和认识探讨),而发挥陈那思想的有无性、护法、戒贤(玄奘法师在印度的老师)和法称,被称为后期的瑜伽行派。

龙树、提婆反对部派佛教某些流派的万物实有的观点,认为人生的痛苦在于人们对于世间一切事物没有真正的了解,产生了颠倒分别的无益戏论。要解脱痛苦,最根本的是要体会一切事物的“实际”,认清一切事物并无实体,即“无自性”,就是“空”。中观学派的空观是根据缘起学:万物既是因缘和合而生,这就说明其不是真实的存在。因缘所生就证明事物的内在并不真实,任何事物只要依靠先行事物而得以存在,它就必定失去声称自己有内在真实性的权利。佛教缘起学是讲任何事物都是有原因的,否则就不是实有的事物。这就是说,由于事物是有原因的,因此是实有的。而中观学派认为,一切有原因的事物都不是真实的,正是因为有原因,所以才不真实。这是在原来的缘起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缘起性空”、“一切皆空”的宇宙观,因此,大乘中观学派被称为空宗。

瑜伽行学派继承了中观学派的空观思想,但认为“一切皆空”的说法会导致否定佛的主体和境界论,危及佛教自身存在。于是,提出了“万物唯识”所变,“识有境无”的主张。众生的“识”是变现万物的根源,由于万物由识所变,因此万物(也就是境)是无(也就是空)。由于识能变现万物,因此识是有的。瑜伽行派主张识有,所以又名有宗。识能变现万物,识也就是众生轮回转生的主体。由此,瑜伽行派提出了“转依”的宗旨,用作为解脱的代替语。所谓“转依”是从人们与生俱来相续不断的意识状态着眼,认为人们意识、认识的转变会影响行为,也会使整个认识行为和环境都发生转化,众生也就随着这种转化而成佛。这是佛学中最具有典范意义的哲学。

大乘佛教思潮的出现,是继部派佛教之后的第二次大分化,也是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最大冲击,从整个印度佛教史来看,是最大的一次分裂。“乘”是运载或道路之意,大乘佛教指责前期佛教只求个人解脱,是小乘。前期佛教则不承认自己是小乘,而认为自己是佛教正统,并指责大乘佛教是杜撰的,并非佛陀的教化。其实,任何宗派和学派都有一个发展、演变、补充进而完善的过程。部派佛教补充了原始佛教的一些理论,大乘空、有二宗继承和发扬了前期佛教学说,并有所发展,在理论上更为完善。

大、小乘佛教在精神和实质上的区别。1.在对佛陀的看法上,小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是人间的觉者,佛教教主和传教师。而大乘佛教认为,只有依靠佛的智慧、功德才能救度众生,而把佛视为超人的存在。小乘佛教一般认为佛仅一尊就是释伽牟尼,大乘佛教认为有十方三世无量诸佛,如阿 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等等。这就更进一步认为佛是整个宇宙力量的体现。

2.在追求的理想上,小乘以追求阿罗汉果为究竟,偏重于个人解脱,而大乘以成佛为目的,提出了菩萨(菩萨是菩提萨 的简称,是有情、智慧、觉悟的意思,故可意译为觉有情)的名号,作为成就正觉(佛)的准备。认为菩萨是佛体,应以菩萨为目标,众生只要达到去掉无明,就可以进入究竟的境界——涅 。普渡众生的思想不在寂灭,而在永生。

3.在修持方法上,小乘认为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生的本质,即由种种行为(业)和种种烦恼(惑)而产生的苦果,应当重教尊闻,追求断业灭惑,不使再生。所以主张个人远离社会,隐遁禁欲。大乘则认为,人生问题不应孤立解决,而应全面解决,不但自己要解除痛苦,也要使他人解除痛苦,即强调众生的“共业”共同转化。因而大乘重行为,强调不应回避现实,而要面对现实,理解现实,厂行六度四摄之法,修菩萨之行,在现实中求得解脱。

4.在理论上,小乘拘于佛说,认为佛所说的都是实在的,佛说有某个概念,就有某个概念的存在;只承认“人无我”,即人没有独立永恒的实体,人是空的;至于宇宙万有,则不是空的,这就是“人空法有”的学说。大乘佛教对于佛说则有较为自由的解释和发挥的色彩,认为不仅“人空”,且“法也空”,即宇宙万有也没有独立永恒的实体,也是空的,是“一切皆空”,主体和客观都是空的。

大、小乘过去一直有宗派的争执,更有甚者,小乘人不同大乘者共饮一条河的水,其实这只是一种偏执。一般认为,小乘佛教较为接近佛陀的原意,大乘佛教是“非佛说”,但却是佛陀所示之本怀。其实,在小乘佛教理论中,已含有大乘佛教的思想,只有部派佛教,尤其是说一切有部,对“法”的分析及枝末的固定,才把活泼圆融的佛法变成了严密的理论,将其佛法范围起来,筑成了阻止前进的樊篱,从而使佛教发展受到局限。大乘佛教继部派佛教的发展,冲破了这道樊篱,使佛陀精神得到开放。按“乘”是运载和道路之意,则大、小乘都是按照佛陀所示之路在前进,只不过行程和运载的能力有区别而已。有如以往用人担负重,继之而用牛马驮运,稍后有鸡公车、架架车、木船。至现代已是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了,能说这种发展不对吗?人出外旅行,尚有步行或骑自行车者,能说他们不能到达旅行的目的地吗?小乘以阿罗汉为究竟果位,大乘则以成佛为目标,所以菩萨道深广无伦,其主要内容就是发菩提心,行波罗蜜多,历十地而成佛。据《大智度论》三句话,可概括大乘教义:(1)一切智智相作意,——一切智智即无上菩提;(2)大悲为上首,——发大悲心以普救众生之苦;(3)无所得为方便行,——体证缘生空无我之义,忘我而为众生服务,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所以《华严经》上说:“以一切众生为树根,诸佛菩萨为花果。”又说:“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这是说大乘佛教以度众生为自救的辩证目的,这也就是大乘无常观的世界观和菩萨行的人生观的具体实践。

让人静下心来的佛经经典名句400句

据《佛光大辞典》所载

第一次结集:于佛陀入灭后九十天,在阿阇世王之保护下,五百阿罗汉会聚于摩揭陀国王舍城郊外之七叶窟中,以摩诃迦叶为上首,举行第一次结集,故称为五百结集、五百集法、五百出。此次结集,据五分律卷三十、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二等载,系由阿难诵经(修多罗或法藏)、优婆离诵律(毗尼藏),再由诸长老将所诵出之经、律检讨修订,编辑而成。此一说法,为史学界所普遍认为较可信者。另有还有诸种说法,如:据大智度论卷一○○、金刚仙论卷一等载,迦叶于耆阇崛山结集小乘三藏之同时,文殊、弥勒等于铁围山,与阿难共同结集大乘经典,此称铁围山大乘结集。然此说疑系大乘佛教兴起后之传说。(因此一般汉传大乘佛教也很少使用此种说法,一般皆用七叶窟结集为第一次)

第二次结集:于佛陀入灭后一百年左右,印度东部跋耆族比丘对戒律发生异议,提出十条戒律新主张。为此,七百比丘会于毗舍离城,以耶舍为上首,举行第二次结集,称为七百结集、七百集法、第二集法藏、第二集。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主,订定跋耆族比丘所行之十事为非法。

第三次结集:于佛陀入灭后二百三十六年,在阿育王之护持下,一千比丘会于摩揭陀国华氏城,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举行第三次结集。此次结集以经、律、论三藏为主。目犍连子帝须并自撰‘论事’,对当时外道之各种异议邪说加以批驳;结集后,选派一批比丘至恒河流域以外之地区,及印度境外弘布佛教。第一、二次结集之说,北方与南方佛教皆有流传,第三次结集之说则只流传于南方。

基本到此为大小乘所共认的比较大的三次结集,后来佛教传播各地,各国、各地也都进行过结集

如:

第四次结集:有北传、南傅二说。(一)北传佛教有二种记载:

(1)据婆薮盘豆法师传载,佛陀入灭后五百年,说一切有部僧迦旃延子往印度西北之罽宾国,召集五百阿罗汉及五百菩萨进行结集,马鸣菩萨笔之为文,撰成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毗婆沙(即大毗婆沙论)百万颂。(2)依西域记卷三所载,佛陀入灭后四百年,于迦腻色迦王(梵Kaniska )护持之下,以胁尊者、世友为上首,聚集迦湿弥罗国(即罽宾)之比丘五百人造论解释三藏,先作邬波第铄论十万颂,解释素呾缆(经)藏;次造毗奈耶毗婆沙论十万颂,解释毗奈耶(律)藏;后作阿毗达磨毗婆沙论十万颂,解释阿毗达磨(论)藏;凡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迦腻色迦王以赤铜为鍱,镂写论文,石函缄封,建塔藏于其中。此二说以后者较为可信。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据‘大史’等之记载,谓第四次结集系于锡兰国王婆他伽马尼统治期间,于马特列村之阿卢迦洞(阿卢寺)举行,罗希多大上座主持,五百比丘参加。会中诵上座部佛教三藏,修订三藏注释,重新安排经典次序,写成第一部巴利文三藏及僧伽罗文注释。 第五次结集:据巴利‘教史’第六章、缅甸史等之记载,西元一八七一年,缅甸国王敏东(Mindon, 1853~1878 在位)召集二四○○位高僧,于首都曼德勒举行第五次三藏结集,国王为护法人。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中心,考订校对圣典原文之同异,共同合诵,经过五个月完成。更将结集三藏文字,分别镌刻于七二九块方形大理石上,竖立于曼德勒山麓拘他陀塔寺(Kuthodaw)中,外有四十五座佛塔围绕,今尚存于曼德勒古都。 第六次结集:西元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七日‘卫塞节’(Visakha Day,世界佛陀日),缅甸佛教于国家赞助下,举行第六次结集。此次结集之意义,在于团结佛教徒,增进上座部佛教之隆盛,提高缅甸独立国之地位。结集地点位于仰光北郊艺固山岗上,建筑仿效印度第一次结集时之七叶窟。此次结集以第五次结集所镌刻之七二九块大理石刻文为依据,并广锡兰、泰国、高棉、伦敦巴利圣典协会,以及缅甸各种巴利文版本,作详细考订。结集完成,印刷流通。此次结集并邀请南传各国比丘参加,北传国家比丘亦受邀观礼,费时二年多,至一九五六年(佛历二五○○年)之卫塞节完成。

 “所谓的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发愿作佛之心者,则是救度一切众生之心。而度众生的心者,则是摄受一切众生,往生于诸佛国土之心也。”那么,接下来跟随我一起来 佛经大全 看看佛经经典名句400句吧!

  佛经经典名句40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必落魔道。

 19、知见立知,即无名本。

 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欲。*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5、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8、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9、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0、毗舍浮佛偈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3、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34、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7、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8、三界轮回*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0、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41、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42、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於中不惊不惧,云何於中广贪财利,云何於中耽*嗜酒,云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噉,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於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於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