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子的名言

2.老子名言

3.老子名句60句

4.老子的名言名句

5.老子名言50句

6.老子搞笑名言名句大全

7.老子名言名句

老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解释_老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解释图片

1、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夫人拘于世俗,必形系而神泄,故不免于累。

3、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5、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顾不免也

6、血脉无郁滞,五藏无积气

7、重积德则无不克

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9、道者守其所已有,不求其所未得。求其所未得,即所有者亡,循其所已有,即所欲者至。

1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1、圣人之心,明如止水,物来则见,物去则静,曾何滞于吾心哉?澄鉴不挠,是谓守清。

12、势利不能诱,声色不能*,辩者不能说,智者不能动,勇者不能恐,引之游也。

13、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一起一废,故圣人损欲以从性。

14、饰其外伤其内,扶其情者害其神,见其文者蔽其真。

15、清静者德之至也,柔弱者道之用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祖也,三者行则沦于无形,无形者一之谓也。

16、夫哀乐者德之邪也,好憎者心之累也,喜怒者道之过也

17、王公有功名,孤寡无功名,故曰:圣人自谓孤寡,归其根本,功成而不有,故有功以为利,无名以为用。

18、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19、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20、道生之,德处之,物行之,事成之。

21、先唱者穷之路,后动者达之原。

22、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23、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姑去彼取此。

24、昏于利害,惑于是非,为疾者多,故莫有能觉者。

2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6、故再实之木,其根必伤,多藏之家,其后必殃。夫大利者反为害,天之道也。

27、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28、嗜欲使人气*,好憎使人精劳,不疾去之,则志气日耗。

29、德少而宠多者讥,才下而位高者危,无大功而有厚禄者微

老子的名言名句

1、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0、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8、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19、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道德经》第五章

21、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 《道德经》第七章

2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道德经》第二章

2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24、希言自然。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2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正臣。(8月30日名言) -- 《道德经》第十八章

2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 《道德经》第九章

3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道德经》第十九章

3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34、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3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林语堂名言名句有哪些

1、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2、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

3、爸爸常常告诉我,他曾亲眼看见多少贫穷之家兴起来,多少富贵之家衰下去,他告诉我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赖着金钱,人应当享受财富,也要随时准备失去了财富时应当怎么过日子。

4、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5、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未来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谓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是无须去纠结其中的对错,因为是没有对错的。

6、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7、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8、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9、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10、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11、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个热诚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

12、万事可忘,难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13、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4、金钱能使卑下的人身败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胆壮心雄。

15、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顾炎武名言名句有哪些

1、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2、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5、犯天下之不韪。

6、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7、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8、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2、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3、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14、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15、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6、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17、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18、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9、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20、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21、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22、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23、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24、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25、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2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27、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28、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29、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30、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31、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老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老子的名言

从上边的老子名言可以看出,不争是人生的高境界,是大智慧者的处世方式。

笔者在《道德经》中,挑选出五个代表老子“不争”思想的名言加以解释,帮助大家了解老子的“不争”思想。

一,《道德经》讲:“大智若愚”。因为大智者只做事,不想得名利地位,所以有才华也不向外显露,所以外表看起来很普通甚至愚笨。

人争夺名利地位的心理过于强烈,对利益过于贪心,容易导致事业失败。少争夺名利地位或不争夺的,才能成功。不争夺名利地位的,才是大智之人。

二,《道德经》讲:“圣人行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因为大智者(圣人)不争名利地位,所以生活中只做些普通的事,没有什么作为,这就是“无为”。因为大智者不想得到老师的地位,所以不用语言去教导别人,这就是“不言之教”。

没什么作为和不用语言去教导别人都表现出大智慧者(圣人)的“不争”思想

三,《道德经》讲:“上者,下知有之”。

意思是说,上等的领导因为不争名利地位,所以很少做事,没什么作为。下面人只知道有他这个人存在,并不知道他有什么功劳。

但没有作为的领导工作效果是最好的。因为他给下属以高度的信任,不干预下属的工作,让下属自主决定怎么干。下属感觉能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所以整个单位的工作效果是最好的。

正是因为上等的领导不追求名利地位,所以这个单位的工作才达到最好。由此看出“不争”的好处。

四,《道德经》讲:“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就是像水那样。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居于低洼之地。居于低洼之地反映了水“不争”的思想。不争的,是上等的“善”。

一般人都是追求高地位,而水愿意处于低洼之地。愿意处于低洼之地的就是不争之人,不争之人有大智慧。庄子就是这样,他一生都过着贫穷的生活,国君请他去做相国,他却不去。他就是不争名利地位而很有智慧的典型例子。

老子名言

老子的名言大全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以下是老子的名言大全,欢迎阅读。

老子的名言大全摘抄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3、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8、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4、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1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8、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的名言大全集锦

 1、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

 6、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8、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名句

 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

 10、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1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2、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老子语录

 1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14、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5、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7、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1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0、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2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名句

 22、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老子名句

 2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老子名句

 25、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

老子名句60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会,、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昏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消解。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中国人有点小聪明,于是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何知摒弃个人智能,发挥法治、市场的作用?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可见,封建统治者总是在利用人民、欺骗人民。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中国乃战争之国,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为每一朝代兴起、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中国人几千年悟不出如何使平稳过渡的办法,这是我们的智力的缺陷。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中国历来兵权最重要,“枪杆子里出”,而不是“选票箱里出”。有了枪杆子,统治者则应自觉克制不滥杀,恬淡为上,因为没有法制约束。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此类似于市场经济的思想可惜很少有人能理解,历代统治者只知扰民,只知私欲膨胀,老百姓怎么能富裕、朴素呢?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中国人于琐事有防患于未然的本领,但于防止政治侵害、腐败,保护自己的方面却没有这样的智慧。

“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的道理,与炸一条小鱼的道理一样贵静,不可折腾。“”中有人却说,天下大乱,越乱越好,怪哉。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治社会一切随人的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祸福不测。

“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有人说,“无名”是宇宙大爆炸前潜在的物质,“有名”是原始的物质,大爆炸后形成万物。中国人天才地揭示了宇宙生成论。不过,中国的学问都是原始的、模糊的、坯胎状的,几千年都没有发展。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老子憧憬的是人们不辩美丑、善恶的浑沌之世,这是倒退的思想。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无为成为绝对的准则,就不对了。人文科学新定律:现代社会既要无为(市场经济),又要有为(实行法治)。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养了万物,但不居为己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功成身退,是中国人的保身之道。说明人治社会是多么的凶险和莫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推重有贤才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看重难得的货物,也就无人偷盗;不使人看见可以引起欲的东西,民心也就不会被搅乱)–––––––老子消除纷争的办法不是制定规则,进行引导,而是消除人们的欲望,返回蒙昧时代。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所以,圣人治国,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气,强壮人民的骨骼,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种的理论在孔子、庄子、韩非子、孙子那儿都能看到。

“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君无为,臣民有为,所以“无不治”。老子真是高明、诡秘的人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重视仁义,听任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重视仁义,听任百姓自生自灭)–––––––现代社会是,既要尊重人民的自由权利,又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是听任百姓自生自灭。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所以说,圣人不为天下先,反而能占先;将生命置之度外,反而能生存。不正是由于他表现出大公无私吗?反而能成就其私欲)–––––––以后为先,伪装成无私,老子的大智慧中表现了中国人的狡猾。难怪人们常说,中国人与西方人处事,一对一,对方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住要善于择地,心灵要深沉如渊,交友要表现出仁善,语言要令人信服,施政要无为而治,办事要沿用窍门,行为要待机而动)–––––––中国的学问皆是谋略学。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老子要求摒弃文明,返璞归真,同时也是走向浑沌无知。

“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受宠若惊,受辱若惊,…只有将自己身体看得贵于天下的人,才可以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只有爱自身胜过爱天下的人,才可以托付于天下给他)––––––爱惜自身,不烦忧劳作,无为而治,才能托付天下。无为也反映了南方楚国小农经济的轻松自在。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代思想境界高的人,微妙、幽玄而通达,深邃到无人可以琢摩)–––––––高深莫测,在中国是褒义词,在西方却是贬义词。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所谓“常”,就是“道”,就是欲取先予,欲张反敛,以反达正等谋略,老子深为谙之。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高明的统治,百姓仅仅知道有它的存在;第二等高明的统治,百姓喜欢和歌颂它;稍差的统治,百姓畏惧它;最差的统治,百姓咒骂它)–––––––这里的意思是,最高明的统治,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第二等的,是儒家的教化、礼治,稍差和最差的,是法家之暴政。可惜的是,历代统治者用得最多的是法家之术,其次是儒家之术,最少的是道家之术。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人间真理被废弃,才会出现仁义道德;民智得以开启,罪恶也就产生了)–––––––仁义道德是乱世的产物,罪恶是智慧的产物,这种说法虽然有道理,但现代文明之世也还是需要道德、智慧,只不过需要的是自主的道德、人性的道德,是大的治国智慧,而不是封建的道德,小的阴谋诡计的智慧。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抛弃圣明和智慧,对人民有百利而无一害;抛弃仁义道德,人民自然的感情才能回归;抛弃技巧机关和物质利益,盗贼才能绝迹)–––––––人民昏昏噩噩,统治者愚己,中国所以落后。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表现出单纯,执着于朴素,减少私心,去除欲望)––––––中国人对“私”、“欲”斩尽杀绝,西方人对“私”、“欲”正确引导,建立起市场经济。

“绝学无忧”(不读书,则没有忧愁)–––––––老子主张“不学”,“不智”,以便忘却忧愁,顺从世道。

“我独异于人”(只有我,不肯与世人相同)–––––––像老子这样有个性的中国人何其少也!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勋不没;不自高自大,所以成为民众之长)––––––这里说的也是保身之道。中国的智慧就是生存的智慧。没有西方人的对自然的探索智慧。

“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在中国,因言治罪,说话闯祸,是自古以来的通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中国人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法则,西方人以战胜自然为最高法则,两者可以互补。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神出鬼没,滴水不漏,中国人的大智慧。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是神秘的,不能逆理而为。逆理而为必然会把天下搞乱,越是执着把持,就越会失去)–––––––为而败,执而失,这其中包含了辩证法的道理。中国的思想主要是阴阳辩证的思想。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以人间正道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军队逞强于天下。用兵会很快产生恶果;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有荒年)–––––––中国的战争异常残酷,完全是为了政治上的夺权,所以对经济、环境肆意地破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肆意地杀掠。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只要很好地达到了目的就算了,不要以兵来逞强。达道了目的不要自高自大,达到了目的不要自我夸耀,达到了目的不要骄傲,达到了目的而要认为这是迫不得已,达到了目的不要逞强。事物壮大了,必然走向衰亡)–––––––老子看到了物壮则老,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主张果而勿强,可现实中几个军阀能做到?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夫乐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胜利了,不要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了不起,是以为快乐。以为快乐的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乐者,如朱元璋反而能得志于天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有自知之明的统治者太少了,所以秦始皇、隋炀帝、武则天、朱元璋皆以逞强治天下,败局已定。

“将欲翕(合上)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将要收起它,必须暂且张开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兴起它;将要剥夺它,必须暂且给出它)–––––––以柔克刚,欲取反予,这是典型的中国智慧。一方面表现了我们的聪明,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国民的狡诈。

“柔弱胜刚强”(柔弱能战胜刚强)–––––––柔术、柔道虽传之日本,但根在中国。中国人具有以柔克刚的智慧。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一国之武器及祭器,不可以随便拿出来给人看)––––––现代经营管理,也要有保密意识。所以,利器不应当只是古代的祭器等。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世上的真理是:无所作为却能大有可为)–––––––君主神秘莫测,看似无所作为,却暗中操纵,做成一切。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置身低贱才能变得高贵,深入下层才能高高在上)––––––朱元璋之流最懂得利用人民,深入下层。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朝相反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事物的柔弱之处正是道发挥作用的地方)––––––这是老子总结出的宇宙间最根本的规律,中国智慧是反者、弱者的智慧。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老子最懂得辩证地看事物,“大象无形”,使得中国思想有时陷入神秘主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爱因斯坦说,中国人没有遵循逻辑推理和实验方法,但一切都做出来了。的确,中国人“猜”出了许多东西,只是缺乏进一步的探索与论证。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过于爱惜反而招致更大的破坏,财宝藏多了反而会有巨大的损失。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中国人从祸福中体验到知足知止,却不知道以制度法治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中华民族是最懂辩证法的民族。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天下清明,则把战马用作施肥种田;天下,则盘马弯弓,流血郊原)–––––––中国治乱循环,没有人想到“天下有道”中的问题。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出门户,能知天下大事;不窥视窗外,能知天理人心)“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所以,圣人不必亲身经历就知道事情的始终,不必亲眼去看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不必亲自去做就能让事情成功)–––––––文人总爱故弄玄虚,神秘其事。其实,老子是通过广征博览、接收分析大量的信息而知天下、见天道的。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西方人是为学,探讨大自然,所以知识天天增加;中国人是为道,提高“境界”、“修养”,所以知识天天减少。少之又少(损之又损),所以落后。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圣人没有他固执的想法,以百姓的想法作为他的想法。百姓的想法善的,我认为它善;百姓的想法不善的,我也认为它善)–––––––老子主张听凭百姓,放任陋俗,混同善恶,与世浮沉,这与政治上有可取之处,但于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毫无益处。

“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圣人在天下,使天下百姓的心思浑浑沌沌,圣人应使他们像无知无欲的婴儿)–––––––现代文明是让人民聪明起来,使人民懂得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懂得并遵守文明规范,懂得约束统治者。而中国文明正相反。

“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阻塞知识的巢穴,关上知识的大门,终生不生疾病)–––––––无知是专制统治的基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懂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是真懂)––––––中国人总是把知识说得玄之又玄,神乎其神。其实,知识就是人的理性、人的生活。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正确的无为的方法治国,以出奇制胜的方法用兵,以无所事事来取得天下)–––––––(旧)中国的政治是,以无为、不杀骗取天下,然后以暴力治国。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越是贫穷;民间的武器越多,国家越陷入昏乱;人们的技术越巧,奇特的物品越多;法令越分明,强盗反而越多)––––––中国文明是反技术、反法治的文明。

“正复为奇,善者为妖”(正常随时可能变为反常,善良随时可能变为)–––––––老子善于辩证地看问题,他认为好可能变成坏,善可能变成恶,所以,用不着死守是非善恶。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正直但不莽撞放肆,光辉但不耀眼刺人)–––––––老子一方面提倡韬光养晦,另一方面提出光而不耀,说明他还是有“发光”之心、世俗之欲的。

“治人事天,莫若啬”(统治人,事奉天,没有比吝啬更好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把无为当作为,把无事当作事,把无味当作味)–––––––吝啬、节俭、轻松、少为、淡然、无事,也是小农社会的表现。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从易处、细处着手,一步一个脚印,这既是脚踏实地做事的方法,也是农业文明无想象力、无冒险精神、做事刻板的反映。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结束时象开始时那样谨慎,于是就不会把事情搞坏。因此,圣人的欲望就是没有欲望,不看重贵特的物品;圣人的学问就是不学,以补救众人的过错)–––––––“不欲”、“不学”与现代文明、市场经济是背道而驰的。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不是要让人民明白,而是要使人民愚昧。人民之所以难治,就在于他们的智慧太多)–––––––所有的专制统治者都害怕人民有知识,有智慧,所以,焚书坑儒,批判知识分子的事何其多。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要统治人民,必先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虚;要***民,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所以,圣人统治人民于上,人民并不感到有压力;***民于前,人民并不认为有障碍)–––––––此统治策略是以“上民”、“处前”的不平等为前提的。一切都是。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一个好的士兵并不一味逞武,善于作战的人并不表现出他的愤怒,会打仗取胜的人并不跟敌人周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谦虚,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德行,这叫做利用他人之力)––––––––“用人之力”是中国谋略的核心,也是中国武术的窍门。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我不愿取攻势而情愿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中国的谋略是后发制人,在发明之前,它比西方的先发制人更加厉害。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以气势、意志、心战、同仇敌忾的教育、政治思想工作获胜,而不是唯兵器获胜。

“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由于世人的无知,所以他们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中国的圣人是神秘莫测、穷困潦倒的。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人民陷于饥荒,是由于衣租食税的人太多,因而陷于饥荒;人民难以统治,是由于统治者巧取强为,因而难以统治)–––––––老子强烈地反对剥削压迫,向往公平、太平之世,可是又拿不出具体的办法,只有平均主义、蒙昧主义一途。这种浪漫主义传统延续了几千年。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军队逞强,就会覆灭;木头逞强,就会摧折)––––老子深刻认识到强弱的辩证法。可惜的是,统治者不会听他的。(旧)中国的军队、官府从来是逞强欺民的,只有老百姓倒是不逞强,避强就弱,表现了老百姓的善良、憨厚兼懦弱。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国小人希,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轻易冒险,不向远方迁移)“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各小国之间踮脚可望,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来)–––––––小农经济必然自我封闭,自给自足,守土重迁,没有商品交换,没有技术、信息交流,人民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中国五千年社会的写照。

参考资料:

://.ceclub.cn/cgi-bin/view.cgi?forum=8&topic=166

参考资料:

://.ceclub.cn/cgi-bin/view.cgi?forum=8&topic=166

老子的名言名句

参透自然的60条老子思想哲理名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老子名言50句

老子的名言名句

 引导语:老子,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辩证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子的名言名句,希望大家喜欢!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3、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8、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4、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1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8、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4、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夫乐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35、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6、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7、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3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9、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4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8、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49、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0、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51、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52、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5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54、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5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7、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5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5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6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61、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2、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6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6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5、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66、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67、将欲取之,必先之。

 6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6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70、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72、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7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74、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7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7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7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8、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79、曲则全,枉则直。

 80、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

老子搞笑名言名句大全

老子名言精选50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编辑推荐

圣经名言50句

1.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後的,作众人的用人。

2.买物的说,不好,不好,及至买去,他便自夸。

3.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乾饼,大家相安。

4.愚昧人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闭口不说,也可算为聪明。

5.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

6.人不可自欺。

7.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8.没有人把新布补在旧衣服上。因为所补上的,反带坏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

9.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10.邪恶为愚昧,愚昧为狂妄。

11.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

12.凡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

13.鼎为炼银,炉为炼金,人的称赞也试炼人。

14.骄傲来,羞耻也来。

15.义人的口谈论智慧,他的舌头讲说公平。

16.若把嚼环放在马嘴里,叫他顺服,就能调动他的全身。

17.口吐真言,永远坚立。舌说谎话,只存片时。

18.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

19.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20.行为纯正的穷乏人,胜过行事乖僻的富足人。

21.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

22.与盗贼分赃,是恨恶自己的性命。

23.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

24.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

25.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26.瘸腿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脚被丢在地狱里。

27.勒索使智慧人变为愚妄。贿赂能败坏人的慧心。

28.智慧以灵明为居所,又寻得知识和谋略。

29.好牧人为羊舍命。

30.劳力的农夫,理当先得粮食。

31.不可像那无知的骡马,必用嚼环辔头勒住他,不然,就不能顺服。

32.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

33.蚂蚁是无力之类,却在夏天豫备粮食。沙番是软弱之类,却在磐石中造房。

34.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

35.宁可遇见丢崽子的母熊,不可遇见正行愚妄的愚昧人。

36.忘记背後努力面前的。

37.凡的,难免受审判。

38.两个人的见证是真的。

39.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

40.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

41.正直人的纯正,必引导自己。奸诈人的乖僻,必毁灭自己。

42.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43.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44.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45.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这也是虚空。:

46.不要怜悯行诡诈的恶人。

47.愚昧人张嘴启争端,开口招鞭打。

48.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

49.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

50.心所憎恶的共有七样,就是:高傲的眼,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吐谎言的见证,并弟兄中布散分争的人。

老子名言,老子语录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5.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1.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32.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4.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6.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8.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4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4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4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4.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45.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4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9.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50.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5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5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5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5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60.治人事天,莫若啬。

6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62.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6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4.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6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6.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6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6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9.治大国,若烹小鲜。

7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71.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7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7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8.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7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80.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8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8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3.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8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85.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86.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87.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8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8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90.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9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2.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9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9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9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96.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9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99.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0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老子名言50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正能量金句名言短句集 专题。

老子名言名句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子搞笑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李耳《江海能为百谷王》

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9、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10、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

11、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老子》

1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

1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1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1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关于老子名言名句1

 1、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夫人拘于世俗,必形系而神泄,故不免于累。

 3、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5、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顾不免也

 6、血脉无郁滞,五藏无积气

 7、重积德则无不克

 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9、道者守其所已有,不求其所未得。求其所未得,即所有者亡,循其所已有,即所欲者至。

 1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1、圣人之心,明如止水,物来则见,物去则静,曾何滞于吾心哉?澄鉴不挠,是谓守清。

 12、势利不能诱,声色不能*,辩者不能说,智者不能动,勇者不能恐,引之游也。

 13、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一起一废,故圣人损欲以从性。

 14、饰其外伤其内,扶其情者害其神,见其文者蔽其真。

 15、清静者德之至也,柔弱者道之用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祖也,三者行则沦于无形,无形者一之谓也。

 16、夫哀乐者德之邪也,好憎者心之累也,喜怒者道之过也

 17、王公有功名,孤寡无功名,故曰:圣人自谓孤寡,归其根本,功成而不有,故有功以为利,无名以为用。

 18、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19、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20、道生之,德处之,物行之,事成之。

 21、先唱者穷之路,后动者达之原。

 22、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23、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姑去彼取此。

 24、昏于利害,惑于是非,为疾者多,故莫有能觉者。

 2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6、故再实之木,其根必伤,多藏之家,其后必殃。夫大利者反为害,天之道也。

 27、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28、嗜欲使人气*,好憎使人精劳,不疾去之,则志气日耗。

 29、德少而宠多者讥,才下而位高者危,无大功而有厚禄者微

 3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关于老子名言名句2

 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6、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7、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1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1、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0、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4、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关于老子名言名句3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0、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4、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5、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8、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9、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2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2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8、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3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3、治人事天,莫若啬。

 34、治大国,若烹小鲜。

 35、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36、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37、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38、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9、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40、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4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6、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4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4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5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5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5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6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65、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66、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6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68、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6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7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7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72、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7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4、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6、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7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8、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7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8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81、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8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3、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84、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5、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8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8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88、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8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9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9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9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3、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94、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9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96、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9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00、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0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