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中座右铭的理论是什么?

2.如果从课文《论语十二章》中选择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择哪一句选一句,并谈谈你准备怎样实践这一座右

3.文言文座右铭

4.论语中关于守信用的座右铭大全

5.现在人们总是用古语当自己的座右铭,“吾日三省吾身”有何警示作用?

6.求一句论语座右铭并对其进行全面阐述不少于2000字

7.简短精辟励志座右铭

论语中适合做座右铭的句子短句_关于论语座右铭的作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1》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解读:本章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学而时习之”,乃初学之文,为一境;“有朋自远方来”,则成学后事,为二境;最后一境,本非学者所望,乃求学深造日进所得。以人为本的社会,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和谐发展,《论语》把“知、能、德”作为构建人的和谐发展的三个要素放在开篇,由此可见千古至圣大师教育思想的精髓。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冲破混沌,摆脱蒙昧,要求知。只有求知,才能不断的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求知为用,要广泛地与志趣高洁的人交流,在实践中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形成能力。但这仅仅是“人”,而不是“才”。要真正成为社需的人才,必须要修德,这是和谐人的最高层面。“知、能、德”三者具备,才能达到孔子教育思想中树人的标准,才能符合孔子的人才观,这也是现代社会人才的标准。正如所说:“这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是《论语》的开始,似乎,夫子对学生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夫子把自己最基本的读书和做人的原则和标准暴露给学生:“每天学习并经常复习;知己不期而至,远道而来,高兴之情,无法形容;君子的标准之一即是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愠恼”。

的确,这三条于我有切身的体会。先说第一条,学习过的知识重温旧梦时,快乐之情确乎无法形容和控制。比如年少背诵的诗词歌赋,留存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渐渐被时光冲淡,一天因某种机缘又一次含英咀华,烂熟在心时,朗朗在口时,何止是快乐,简直是对逝去年华最美好的回忆和温存、无言的感动和感恩。是在过去的日子里认识了这些高贵的朋友,才至心灵重新弥漫似曾相识的快乐,何止?每每这时,我就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和喜悦。更何况,夫子讲的“习”,不仅包括诗,还包括礼、乐、射、御等等当时贵族子弟要学习的六艺呢!古语云:“大丈夫当建功立业”。夫子的弟子很多是在实现孔子的施政纲领的。《论语》大多教人要积极出世,这和《老庄》迥然有异。更何况“学而优则仕”呢!古人读书,胸怀天下,因而在这种情境下,夫子之话,万古不移。

第二条,“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似乎是套话,但我们谁能否定,人生终究是走向愈来愈孤独和寂寞?个体生命无疑在社会和他人的碰撞中被无形地伤害。即便人生坦荡没有任何坎坷,也会被无可阻挡的时光无情地伤害。慢慢老去本来就是件残酷的事,更残酷的是,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这种趋势。于是,在文学艺术领域,超越生死,追求永恒成了不老的表现母题。比如《浮士德》、比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而终究以英雄式的悲剧震撼人心。既然人生就是如此,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互相取暖,而由于某些原因,这些朋友并不能时常见到,忽然有一天不请自到,你会做何感想?不手舞足蹈才怪。

第三条,自己被别人误会的时候经常有,人与人有时是很隔膜的,但只要机缘凑巧,依然会互相了解。而在了解之前自己不愠恼,难道不应该吗?如果非要人了解才能达成自己的愿望,那就找他,让他了解。如无伤,人不了解你就算了,如果愠恼,我觉得是庸人自扰。

《论语》中座右铭的理论是什么?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解释

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分析

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就学习而言,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

兴趣者,爱好,好也。更高的境界,则是乐。

因何而好,为何而好,因何而乐,为何而乐,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

如果从课文《论语十二章》中选择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择哪一句选一句,并谈谈你准备怎样实践这一座右

《孟子》中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并说明理由,具体如下:

1、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孟子·滕文公下》

理由:讽刺明知有错而不决心改正的人,告诫人们知错就要及时改正,不能找借口拖延。以此为座右铭可以时常告诫自己,知错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后患无穷。

2、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理由:君子能够做到友爱亲人,仁爱百姓,能够仁爱百姓,因而能够爱惜万物。以此为座右铭可以在自己有浪费食物或者恶劣情绪的时候,及时地控制住自己,告诫自己要善待他人、惜粮惜物。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理由:士人在贫困的时候,便会修养自身的品德,得志的时候,便能够关爱天下。以此为座右铭可以在自己未来富裕之时给自己敲响警钟,富贵不常在,仍需时时有善心。

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章句下》

理由:有道德的那些人,能够保持像婴儿一样纯真的心灵。以此为座右铭可以在自己有坏心思的时候达到指点迷津的效果,防止自己行差踏错。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上》

理由:拥有道义的人支持的人就很多,失去道义的人支持的人就很少。以此为座右铭可以在自己做出判断的时候能够考虑到别人的利益,而不是只贪图自身的得失。

文言文座右铭

1、座右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2、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实践方法:

一要反省自己的言行。我们的言行代表企业及领导的形象,要文明用语,不骂脏话、待人要大方热情、诚信待人、不说大话。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凭空捏造、无中生有。要说真话、实话,不夸夸其谈,不弄虚作。

二要反省每日工作是否保质保量完成。所谓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行行争先。每一项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牵涉到领导的决策,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因而,我们考虑问题和说话办事一定要慎之又慎、细而又细,不能粗心大意、马虎毛糙。

三要反省每日是否学到新的知识,搜集到新信息,不荒废度日。我们必须超前思维,以新见长。要不断学习新知道,多看书、多看报。在搜集信息上,要提出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在建议进言上,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在文字工作上,要有新思想、新观点、新语言。

扩展资料:

《学而》赏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

《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

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论语中关于守信用的座右铭大全

文言文座右铭大全

 在中华五千年浩瀚文化中,流传着许多经典的古文名言,激励着世代人发奋图强,很适合我们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以下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励志的古文座右铭,希望大家喜欢。

文言文座右铭大全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1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1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

 15、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7、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1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0、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2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24、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2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2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9、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3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3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

 3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3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3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39、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4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文言文座右铭大全摘抄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5.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6.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朱经

 7.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8.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9.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0.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2.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13.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4.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15.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

现在人们总是用古语当自己的座右铭,“吾日三省吾身”有何警示作用?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言必信,行必果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求一句论语座右铭并对其进行全面阐述不少于2000字

意思: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

出自《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反省。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本文中指从三个方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省自己。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一心一意。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传授,这里指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等。

(6)习:精通,熟练。古汉语“习”字没有现在的“复习”之意。

扩展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参考资料:

论语-百度百科

简短精辟励志座右铭

我很喜欢这一句:“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立志去做某项事业,却因为穿的吃的不如别人而感到羞耻,这种人是不足称道的。

这个和你的第一点有相通之处,做人应该追求自然,不用太在乎吃穿用的攀比。

励志座右铭汇总如下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