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推荐几本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子排序方面的书,谢谢

2.六年级上册语文12课课件

3.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

4.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百花园六》课件

5.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6.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课件

7.六年级上册语文盼课件七彩课堂

8.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浪淘沙》课件三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_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专项训练课件

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训练

班级 姓名

一、写出句子的含义: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德高望重的意思: 这里把( )比喻为( ),不但写出了桥的( ),而且也突出了它( )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 )。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凄凉是因为: 甜蜜是因为: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你体会到:

4、“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桑娜沉默了是因为

5、“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第一个“我们” 第二个“我们”

你体会:

6、“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为什么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为什么说“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7、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素: 如许: 单:

这句话的含义:

8、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含义:

鲁迅原名( )( )人。对他的评价: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 )、( )和( ),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 )。他的作品: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 )

9、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表面

实际上是 透出鲁迅先生

的性格特点。

10、“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本意是: 这里的意思是:

“碰壁”本意是: 这里的意思是:

11、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 );他“( )”,手“( )”,“( )”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 ),他无法控制对它的( )而( )。伯父鲁迅可能想到( ),( )。伯父由这位车夫又想到了( ),( ),而这都是社会制度不合理造成的。伯父知道根源所在,然而又( ),因而脸色变得严肃。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 )。

1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这句话的意思:

文中能体现知音的句子:

二、缩句:

1、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2、海边的沙地里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3、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4、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

5、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

三、扩句:

1、大家接待客人。

2、桑娜补破帆。

3、太阳照射着树林。

4、蜜蜂蜜。

5、目光追随着小虫。

四、改写句子: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1、老师对我说:“萍萍身体不好,你要多关心她。”

2、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3、晏子拱了拱手,说:“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4、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再美些。”

5、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一人称叙述句:

6、小青石对小黑石说,它讨厌过这样安静的生活。

7、小红对妈妈说她要买本故事书。

8、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9、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10、老师对明明爸爸说,明明学习进步比较快,他很高兴。

改为双重否定: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2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3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4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5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改为反问句:

1、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的浪花。

2、看,海边上还泛着白色的浪花。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这个胆瓶容不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

改为陈述句:

1、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2、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3、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修改病句:

1、六一节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

2、全班同学都到了,只有王钢没来。

3、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4、因为他有很大进步,但是老师表扬了他。

5、《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五、加标点:

1、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我们班长写的作文得奖了

2、没关系 他解释说 我反正要走一趟的

3、他低声地说 阿姨 我们赶快走吧

4、我 我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他疑惑地问

5、小明说 我在读 小学生优秀作文选

6、她带走了落叶 纸屑 尘土和果皮 留下了清新的空气与洁净的大地

7、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是他来啦 不 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8、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 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 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 那匹马呢 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

六、破折号的用法:

指出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破折号的用法有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D.表示声音的延长E.表示插说 F.表示话没说完)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50上下的中国人……( )

2.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

3.这时,我忽然记起那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 “哦!您,您就是——”( )

4.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

5.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

6.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

七、省略号的用法:

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何为说:“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说:“…… ”

2、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3、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4、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5、“可恶!然而……。”四叔说。

6、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7、“对呀对呀!……会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

八、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3、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

4、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6、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

7、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

8、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

9、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10、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 )

11、我敬佩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赞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感叹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烈;讴歌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热忱。( )

一、 近义词

节奏——节拍 乐谱——曲谱 吉祥——吉利 企盼——盼望

急速——快速 埋葬——掩埋 喘息——喘气 凝重——沉重

华贵——华丽 英武——雄壮 气概——气势 伤感——伤心

苍茫——茫茫 储备——储存 干脆——索性 失踪——消失

闲逛——漫步 镌刻——雕刻 缘故——原因 黯淡——暗淡

消瘦——瘦小 知觉——感觉 谨慎——小心 执著——执着

猜想——猜测 大概——大约 居然——竟然 徒劳——白费

仍旧——仍然 骄傲——高傲 困难——艰难 计策——计谋

灵敏——灵巧

二、 反义词

吉祥——倒霉 急速——缓慢 凝重——轻浮 华贵——朴素

干脆——犹豫 失踪——出现 黯淡——鲜亮 消瘦——肥胖

悲伤——开心 黑暗——光明 轻松——紧张 粗糙——细致

温暖——寒冷 惦记——忘记 朦胧——清楚 冷清清-热乎乎

诚实——虚伪 分散——集中 直率——婉转 陌生——熟悉

灵活——笨拙

三、 正确朗读词语

撮(cuo)起嘴 抑(yi)扬 炸(zha)豆腐 啄(zhuo)食

模(mu)样 踩(cai)坏 江畔(pan) 中弹(zhong dan)

熄(xi)灭 垃圾(ji) 皱(zhou)眉 体力不济(ji)

镌(juan)刻 拽(zhuai)住 亲昵(ni) 眼眶(kuang)

踱来踱(duo)去 歇息(xie xi)

四、 成语和解释

干干净净 起起落落 有声有色 驻足观望 翻飞盘旋 威风凛凛 排山倒海 势不可挡 优哉游哉 英武豪迈 恍然大悟 泣不成声 目不转睛 兴高烈 空落落 光秃秃 冷清清 直勾勾

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相依相随: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不离不弃。

焦躁不安:心情烦躁,坐立不安。

漫不经心: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久别重逢: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横遭不幸:惨遭不幸,飞来横祸。

震耳欲聋: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浴血搏杀:战斗激烈,奋力杀敌。

不甘落后:形容做事不愿意落在他人的后头。

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

哭笑不得: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尴尬。

长途跋涉:远距离地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无影无踪: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1、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的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第一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及时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后面三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应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3、天净沙.秋这首小令压a韵,韵脚分别是:鸦,家,马,下,涯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江月”,词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词中描写的景物有“静态描写:明月、别枝、清风、稻花、星、山、茅店、林。

动态描写:鹊、蝉、人、蛙、雨、溪。”

5、第五题感觉问得不明确,楼主在确定一下。

6、词目 引经据典

发音 yǐn jīng jù diǎn

释义 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出处 《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如果不分版本的话,请访问

://wendang.baidu/view/54d3f80f76c66137ee061925.html

请推荐几本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子排序方面的书,谢谢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3.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

4.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参加祖国建设。

5.又烂又软的淤泥承受不了这样笨重的老象。

6.我的心啊,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7.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我喂养的。

8.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金明家。

9.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10.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肚子准会长蛔虫。

11.登泰山看日出是我很久以来最大的心愿。

12.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13.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不能放任自流,听之认之。

14.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15.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16.我们应当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17.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手术台。

18.任弼时同志不同意搬进新房子,他说,不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

19.这个故事使妈妈感动不已。

20.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2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2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

2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2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

26.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2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3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2.“难道我不称职吗?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4.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5.你的家不是在6单元212号房间吗?

6.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怎能不想念乡下的爷爷?

7.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8.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10.这样的精品,难道不是从山上那根很不显眼、很普通的荆条上下来的吗?

11.谁没有父母兄弟?谁没有妻子儿女?你们怎么能忍心用枪来打这些受人压迫受人打骂的穷朋友呢?

1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3.难道我们播下的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吗?

14.老师对我的教导,难道我会忘记吗?

15.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6.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

17.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18.没有一个人听说过这件事吗?

19.南方的雪灾哪能没有牵动全中国人民的心?

20.光有恒心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吗?

2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2.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2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24.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25.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26.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27.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28.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29.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30.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三、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1.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只好你自己照顾自己了。”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4.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5.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6.鲁迅在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7.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8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9.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10.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11.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

12.齐威王对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13.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14.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

15.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16.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17.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18.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19.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馋猴儿,偷吃了人家的东西,摔了活该!”

20.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

21.凡卡在信中写道:“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

22.扁鼻子军官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

23.陈红告诉高明:“你爸爸让我帮你学数学,明年争取考上外国语学校。”

24.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5.王宁说:“我要像小明那样关心集体。”

26.小红军流说:“我要把这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

27.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常听你说,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28.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9.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四、缩句

1.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2.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竟欢喜感动得伏案痛苦。

3.灰色的、发光的天空,淡淡的远峰,近处像浓墨泼上去的饱含水气的山、村、房屋,以至小桥流水,正在石匠的手下显现出来。

4.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5.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6.一个天真的小女孩为大家表演节目。

7.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8.黄继光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9.队员们激动得泣不成声。

10.山沟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11.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的大楼。

12.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3.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14.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很多货物。

15.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

16.喊我的是和蔼可亲、头发花白的房东大娘。

17.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18.高大挺拔、叶子油绿闪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

19.满身是汗的渔夫吃力地拖着一张水淋淋的破鱼网。

20.我看到了乱蓬蓬的长发下那平静而慈祥的脸。

21.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22.心突突地跳得很厉害。

23.白而轻的热气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

24.八路军的一个通讯班悄悄地开到郑州以南50公里的前线。

25.气象台发布了强大的冷空气即将南下的消息。

26.一块块窗户玻璃亮得可以照见人的影子

27.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的诸葛亮。

28.银色的雪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29.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30.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五、修改病句

1.昨天,云参观科普展览。

2.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3.昨天,把大树都刮倒了。

4.五年级一班是全校人数最多。

5.我们学校参加了“东西部红领巾手拉手,百万图书传真情”。

6.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他态度坚强,毫不退让。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目的。

8.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称号。

9.老师鼓舞我继续努力,再创好成绩。

10.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11 我特别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12.奶奶向我讲述过去的往事。

13. 我们班上功课最好、成绩最优秀的是丁君成 同学。

14. 校园内外到处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15. 教室里装上了灯光明亮的电灯,我们阴雨天看书写字就方便了。

16.我情不自禁脱口而出地说出来。

17.这是一条十分美丽漂亮的小金鱼。

18.我们把学习应该搞好。

19.阳光照在透过玻璃窗的桌子上。

20.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21.每当过去的事情回想起来,妈妈总是非常激动。

22.语文课对我很感兴趣,所以我上课时特别专心。

23.阻挡不住千难万险我们前进的步伐。

24.成片的红枫在春风中摆动。

25.昨晚差不多下了一整夜大雨。

26.会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27.十三亿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 勇敢的。

28.王鸣在目不转睛地看一本连环画。

29.街道上静悄悄的,行人络绎不绝。

30.我肯定今天她可能不来了。

31.我家的墙壁上,贴满了几张奖状。

32.夜深了,大家都睡了,只有他一个人还没睡。

33.夏天的狼山是美丽的景色。

34.李白、杜甫、陆游和白居易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

35.小芳和小林商定,明天上午她到她家去借书。

36.看到老师们日夜辛苦地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37.永春的春天是异常美丽的地方。

38.我们为他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感动了。

39.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40.他说错了一句错话。

41.参观了化工厂和造纸厂后,大家都说:“这个厂变化真大。”

42.参加春游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43.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台上。

44.夏天的晚上,常常卧在院子里看星星。

45.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端正了学习习惯。

46.英语对我很感兴趣,我特别喜欢。

47.小明和小毛参观了化工厂,他受到了很大教育。

48.昨天傍晚刮了一夜风雨。

49.我的家乡是福建人。

50.我不禁忍不住流出泪来。

51.我一定改善不好的坏习惯。

52.老师今天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53.花园里,万紫千红的红花争相开放。

54.王明从小爱学习,形成了动脑筋。

55.《林海》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56.李大钊与其牺牲生命,也决不向***屈服。

57.尽管天气不好,总是按时到校。

58.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59.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60.今年,我们的王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61.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62.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63.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

64.桌子上的闹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65.庐山瀑布、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66.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67.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68.桌子上有尺子和钢笔,这是她的,那是他的。

69.我们通过并讨论了中队。

70.雨来爸爸的肩上披着袋和手榴弹。

六、改为双重否定句

1.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2.每个人都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3.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4.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都低下了头,不敢吱声。

5.我们要努力学习。

6.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

7.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定要讲一点文明。

8.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很清楚。

9.我们应当参加集体活动。

10.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必须看。

参考资料:

://blog.163/lzhm1130/blog/static/25435227200852110455963/

六年级上册语文12课课件

请推荐几本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子排序方面的书,谢谢

这专门针对句子排序方方面的书还真不好找,一般的都是综合类的资料书。

楼主可以在百度文库里面搜寻下,有相关的练习题的。可以参考看看。这类题型都是有规律的,所谓熟能生巧,多练练自然就有感觉了。

这里给楼主下了一部分,参考看看:(这类题目还有很多,楼主自己下著看吧,连结我也带在参考资料里了,希望对你有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子排序训练题及参看答案(一) ()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 ()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 ()这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 ()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 ()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 答案:216345

(?)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希望。 (?)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 (?)他又让我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 答案:521364(三) ()我顺着霞光往南望去,看傲然挺立的高山的山壁上,也洒上了一层霞光。 ()当我再次抬起头仰望天空时,竟然有几颗忽隐忽现的小星星在调皮地眨着眼睛了。 ()我向西边望去,只见天边有一片红霞。霞光照在山顶上,树染红了,望雨亭也染红了。 ()我望着那如绸的霞,听着大院里的树叶“沙沙”的响声,已如醉痴。 ()我坐在阳台上看书。不知什么时候,太阳公公已悄悄地躲在山后了。 ? 答案:25341(四) ()鸡尾,是盛产哈密瓜的新疆 ()你看,她多像我们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啊 ()鸡头,是物产丰富的东北三省 ()鸡背,是一碧千里的内蒙古草原 ()我有一张鸡年的邮票 ()鸡腹,密布著许多海港和名城 ()雄鸡的心脏,正是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 ? 答案:6235147(五) ()豆豆听到同学的呼唤,也兴奋地跑到花园空地上。 ()大家用手指著美丽是烟火,又叫又跳,开心极了。 ()过春节了,到处都是一派喜洋洋的景象。 ()天黑的时候,小朋友们去看放烟火。 ()看!那烟火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绿的,就像流星从天而降。 ? 答案:35124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子试题(北师大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ùn gōng liú lǎn wǔ rǔ tóng xīn xié l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xiàn mù lián mǐn dǐng lǐ mó bài qīng qí jùn xìu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把成语补充完整。(12分)

( )之不理 理直气( ) ( )忑不安( )心独运 得意( ) ( )生机( ) ( ) 小心( ) ( ) 气势( ) ( ) ( )( )玉立 ( )( )不绝 ( )( )逼人 ( ) ( )如生

三、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序号。(6分)

1.不属于同一类的是___

(1)朝鲜族(2)汉族 (3)蒙古族(4)民族

2.与“船”.运输“关系相近的一组词是___

(1)老师.学生(2)楼房.居住(3)笔.文具

3.括号里的字意思相近的是_____

(1)震耳(欲)聋 翠色(欲)流

(2)(漫)不经心 水(漫)金山

(3)四(通)八达 流畅(通)顺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25分)

1.这些历史人物给了你怎样的印象呢?写一写。(2分)

__________的廉颇,__________的哈尔威,__________的肖邦,__________的郑成功……

2.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我最喜欢看《_______ 》这部古典名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下列人物是你学过的哪篇课文中出现的?填上课题。(2分)

肖邦( )蔺相如( )

4.默写《观书有感》。(10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一个舞姿都_____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___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使人__________,使人__________。

(5分)

五、 按要求写句子。 (10分)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使句子具体。

( )夜空挂著( )圆月。

2.照例子补写句子。 例:天很黑,伸手不见五指。

这雨真大啊,____________。

3.这位美丽的女老师轻轻说道:“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改为第三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括号里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修改病句。 (3分)

1.六月的鸟岛是一年中最美丽的时候。

2.老师的话像春风一样温和着他的心。

3.小芳和小红商量好,中午她喊她上学。

七、阅读短文,并完成后面的问题。(16分)

小姑娘只有五岁。

夏天,她拿了一只刚摘来的花朵给我看,靠近花蕊中间的花瓣上,有一粒草籽般的小黑点。

“知道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我拿过来凑近看了半天,像研究人员一样。“不知道。”我只好老老实实地请教,“这是什么东西?”

“是蜜蜂的屎。”

“( ) ?”我惊诧极了,“你怎么知道?”

“注意看过啦,”她说,“蜜蜂可聪明呢,它每次过一朵花的蜜 ,就屙一粒屎,作为记号,别的蜜蜂一看,( ) 过啦,就不用白进去了。要不然,世界有那么多、那么多的花,怎么才能知道哪朵过了,哪朵没过呢?”

“( ) ,有道理。”我说完,忽然奇怪地想道,我活了四十年了,怎 么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件事呢?我以为蜜蜂是瞎忙哩!是不是在蜜蜂眼里我也是瞎忙呀!

1.当小姑娘告诉“我”小黑点的奥秘与作用时,我“惊诧”、“奇怪”的原因是( )

A、四十年来没注意过这件事。

B、四十年来误以为蜜蜂是瞎忙。

C、从未注意反而误解了这件事。

D、从来没有发现小黑点。

2.文末三处“ ”上应填上的感叹词依次是 ( )

A、噢 啊 唔 B、唔 噢 啊 C、啊 唔 噢 D、啊 噢 唔

3.文中的“瞎忙”是指( )。

A、碌碌无为的忙

B、不亦乐乎的忙

C、脚踏实地的忙

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期二,三年级一班上美术课,教美术课的老师带来了一张大白纸,宣布这节课集体绘画,绘画的题目是“海洋世界”。

美术课是大家最爱的上的课,班上有几位小画家,他们画的画还得过不少奖呢。椅子搬到一旁,白纸在并起的桌子上铺开,老师一说开始,同学们立刻围上 前去,争先恐后地动起笔来。

半小时后,画完成了。

这是一幅奇怪的画。长长的画卷上画满了大鱼,除了大鱼什么都没有。

“这是海洋世界吗?”老师向大家提出了问题。

“不是!”有同学回答。

“海洋世界有什么?”

“有珊瑚!”

“有水草!”

“小虾米,小鱼!”

“还有海岛呢。”

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回答。

“那我们这幅画上为什么只有大鱼呢?”

教室里安静下来,同学们在认真思考文老师提出的问题,接着争先恐后地发言,热烈地讨论起来。

在海洋世界里,大鱼是很重要的,也很显眼,同学们都愿意画大鱼,画海洋世界里最重要的生物,这没有错。可是海洋世界并不是只有大鱼,海洋生物是丰富多彩的。全班同学要联合画好“海洋世界”,就要分工合作,有画大鱼的,也有画小鱼的,有画珊瑚的,也有画水草的。如果每个人都只是想画大鱼,画出来的就只是一群大鱼,而不是海洋世界。

一场讨论后,同学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们用剩余的时间,画了一幅真正的“海洋世界”。

1、同学们第二次画的“海洋世界”,画面上会有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年级语文句子

百川东到海 海纳百川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

1.你难道没看比赛吗?(反问改陈述)

2.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

3.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

4.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反问改陈述)

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反问改陈述)

6.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反问改陈述)

7.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反问改陈述)

8.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反问改陈述)

9.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陈述改反问)

10.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陈述改反问)

11.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陈述改反问)

1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陈述改反问)

13.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14.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15.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16.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17.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缩句)

18.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缩句)

19.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缩句)

20.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缩句)

21.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反问改陈述)

22.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

23.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

24.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

25.他要去看书。(双重否定句)

2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

2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

28.他要去看**。(双重否定句)

29.爸爸说:“我明天不去上班了。”(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

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30.爸爸对妈妈说:“你去把行李拿来。”

31.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去看吗?”

32.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33.爸爸让妈妈去把行李拿来。

34.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她问我们想不想去看。

35.齐威王问田忌他难道他还不服气。

弄了很久,纳吧~~

小学六年级语文改写句子

这不是大自然的现实,而是大胆的梦幻。

只要把原句拆成2部分就比较好做了,原句我是这么拆的:

1、难道这是大自然的现实

2、难道不是大胆的梦幻?

所以就由1可以得到:“这不是大自然的现实,”由2可以得到“是大胆的梦幻。”

拼成一句就是:这不是大自然的现实,而是大胆的梦幻。

小学六年级语文题:仿写句子。

仿写:于是——( 游戏的时候,日子从伙伴们的欢笑声里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你眼前过去。小学六年级语文题:仿写句子。

小学六年级语文 关于 “之”的成语

持之以恒 持之有故 付之东流 置之度外 却之不恭 挥之即去 言之无物 行之有效

甘之如饴 付之一炬 取之不尽 玄之又玄 处之泰然 恨之入骨 当之无愧 求之不得

言之有理 差之毫厘 安之若素 天之骄子 来之不易 言之有物 嗤之以鼻 人之常情

招之即来 束之高阁 悔之无及 置之不理 操之过急 言之凿凿 付之一笑 覆盆之冤

呼之欲出 安之若素 失之交臂 多事之秋 强弩之末 门户之见 未竟之志 不刊之论

逃之夭夭 趋之若鹜 宝中之宝 心腹之患 八拜之交 不逞之徒 不情之请 俯仰之间

伯仲之间 权宜之计 不时之需 不毛之地 不经之谈 必由之路 成人之美 蒲柳之姿

饱学之士 欺人之谈 尺寸之功 回天之力 万全之策 嗟来之食 害群之马 黔驴之技

自知之明 急人之难 惊弓之鸟 必经之路 吹灰之力 井底之蛙 磐石之固 如椽之笔

强弩之末 神来之笔 违心之论 前车之鉴 一得之见 灭顶之灾 方便之门 无耻之尤

匹夫之勇 瓮中之鳖 天府之国 身外之物 生花之笔 乌合之众 无耻之徒 非分之想

无价之宝 无米之炊 无妄之灾 小康之家 无稽之谈 切肤之痛 弹丸之地 妇人之仁

后起之秀 象牙之塔 未定之天 象牙之塔 亡命之徒 手中之情 略识之无 好生之德

弥留之际 弦外之音 葭莩之亲 膏腴之地 燃眉之急 赤子之心 市井之徒 有识之士

癣疥之疾 言外之意 秦晋之好 天壤之别 水火之中 天渊之别 先见之明 乔迁之喜

立锥之地 三寸之舌 天伦之乐 栋梁之材 傥来之物 可乘之隙 难言之隐 患难之交

反哺之情 由衷之言 天作之合 反哺之情 亡国之音 贫贱之交 莫逆之交 不毛之地

内顾之忧 倒悬之危 当务之急 丧家之狗 忘年之交 不速之客 不祥之兆 管鲍之交

不治之症 一臂之力 一己之私 一丘之貉 一定之规 一日之雅 一念之差 一面之交

一技之长 一得之见 一得之愚 听之任之 堂而皇之 取而代之 敬而远之 等而下之

等闲视之 不了了之 漠然置之 泰然处之 一笑置之 总而言之

忒多呢!纳哦~!

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学的题

pep..

小学六年级语文造句

朦胧的景象,蒲公英肆意的飘洒在天涯之间,开满野花的荒原,没有街市的喧闹,只要沉醉在这片天地之间便好。

小学六年级语文缩句。

主人端来水果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接下来我为你带来六年级上册语文12课课件,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六年级上册语文12课课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重点指导“舅、虏、捏、俘”等生字的书写,两条绿线内的只

 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似”;借助字词典或生活经验理解、积累“赶海、俘虏、趣事、束手就擒、东逃西窜、自由自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

 小作者主要写了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这四件事,整体感知“赶海的乐趣”。

 3.精读感悟,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

 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4.仿照抓螃蟹和捉虾的写法,凭借生活经历或想象,写写生活中别的有趣的活动,如池塘里捞鱼摸虾。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精读感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

 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难点:仿照抓螃蟹和捉虾的写法,凭借生活经历或想象,写写生活中别的有趣的活动,

 如池塘里捞鱼摸虾。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预习来了解学生的生字认读、字词理解、课文朗读的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鼓励。针对学困生识写生字及读书情况作重点指导。

 2.初读感知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找出小作者主要写了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这

 四件事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赶海的乐趣”。

 3.通过朗读、圈画、互学、交流、等方式,品读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课文

 内容,具体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4.借助“小练笔”:仿照抓螃蟹和捉虾的写法,凭借生活经历或想象,写写生活中别的有趣

 的活动,如池塘里捞鱼摸虾,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5.充分利用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赶海的乐趣。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探究精神、

 自主学习与合作态度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设计预习单

 2.多媒体课件3.熟读课文,查找有关赶海的资料

 学生准备:1.完成预习单

 2.课前朗读几遍课文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课件相应显示大海的动画画面。

 2.提问: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这歌里面唱的就是大海,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呢?以口头填空的形式说说对大海的印象。

 3.引导:大海这么美丽,这么有趣,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跟作者一起去“赶海”。

 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海”用蓝色粉笔写)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难度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根据预习单,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夹

 捏暑舅舅俘虏大虾赶海抓住趣事长须

 束手就擒

 东逃西窜自由自在

 多音字:似的(shì)似乎(sì)夹住(jiā)夹袄(jiá)

 暑(jià)真(jiǎ)兴奋(xīng)高兴(xìng)

 (1)指生读。注意强调“虏、捏”的读音,“暑”是翘舌音,要读准、读正确。

 (2)指导读好多音字,重点强调“似”的读法(读音规律:只有在“似的”一词中读翘舌音,其余都读平舌音)。教读、带读、指导学生读,以此来加强记忆。

 (3)同位练习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

 (4)集体读。

 3.重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形:“捏、俘”均为左窄右宽;“舅”字的“臼”要写的扁一些,整个字不要写的过长;“虏”字下半部分是“力”不是“心”;“捏”的右下部分是“土”不是“工”。

 4.检查生字的书写

 (1)展示预习单,随机纠错,重点强化学生对难写生字的书写,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书写点评。

 (2)学生在写字作业上把难写的字再练写一遍。争取写好每一个字,提醒学生不仅要关注字是否写正确,还要关注规范、美观。

 5.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要求:读的同学做到正确流利,听的同学把书端起来认真听,及时纠错。)(1)同位两人一组,互相检查朗读课文情况,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三)把握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赶海的乐趣”。

 1.默读课文,想想赶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趣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围绕着“趣”这个核心,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

 (1)生边读边思考问题。教师巡视。

 (2)读后交流,老师相机板书::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4.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写了小作者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这四件事。在这四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有趣在哪?选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读慢一些,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然后再把你想到的、觉得有趣的地方讲给你的同桌听。5.学生读、想、说,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俘虏、捏、舅舅”等生字新词。

 (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小作者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

 (二)精读感悟,深入体会“赶海的乐趣”。

 1.在这有趣的四件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件呢?小作者又是怎样写出其中趣味的?用你喜欢的方式画一画,读一读。

 2.指名交流汇报。(按学生汇报的顺序来讲)

 (1)课件出示:

 ①你为什么喜欢它?看到这可爱的浪花,作者心情怎样?怎样才能把这种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呢?

 ②生练读。

 ③指名读,齐读。

 (2)课件出示:

 ①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得这么慢呢?(不好摸,摸得认真,摸得仔细)

 ②抓住一只小海星,作者心情怎样?哪个字最能表现作者高兴的心情?怎么读呢?

 指名读,相机评价,齐读。

 (3)课件出示:

 ①谁愿意当个小演员,给这段文字配上动作?老师告诉你呀,要想演好,先得把课文读好。意思读明白了,才能演得更出色。大家先自己把这一段读一读,揣摩揣摩该这样来演。呆会儿我要找三个小演员,一个小作者,一个小伙伴,还有一个不甘束手就擒的螃蟹。②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③指名上台表演。

 ④老师扮演记者访三个小演员,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⑤同学们,努着嘴儿的小伙伴,四处逃窜的螃蟹,以及那“哎哟”一声痛叫,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捉螃蟹的有趣,你能通过朗读让所有人感到其中的乐趣吗?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⑥齐读。

 (4)课件出示:

 ①这段文中有两个语气次,你发现了吗?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好奇、恍然大悟)

 ②琢磨文章中词语、句子的意思,把隐藏在里面的情感体会出来,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就叫读书。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

 ③指名读,相机指导评价。

 ④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虾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大虾)看,这只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威武吗?作者把它比做什么?

 ⑤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瞧,(引读)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读到这里,同学们的手里和心里一定也痒痒的,让我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来捏大虾吧。

 ⑥生边读边做动作。

 3.刚才我们同小作者一起追浪花、摸海星、捏大虾、捉螃蟹,感受了其中了乐趣。那么,让我们共同把体会到的乐趣用最动听的读书声表达出来吧。

 4.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一)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跟着童年时代的作者,一起到海边赶了海,追赶了浪花,摸了海星,捉了螃蟹,捏了大虾,还欣赏了美丽的海景,真是——谁来帮老师想了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心情。

 2.指名汇报。

 3.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相信你能读得更好。

 课件出示:

篇二:六年级上册语文12课课件

 14学会合作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顾名思义、卓有成效、情不自禁”等词语,积累“悠扬、倾泻”等新鲜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初读感知,了解各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此基础上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理清课文思路,感知演讲稿观点明晰、结构紧凑的特点,并初步感受演讲稿“准确规范、生动形象、逻辑性强”的语言特点以及“用事实来说理”的论证特点。

 3.精读感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合作的重要意义和“卓有成效地合作”之美;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侧重点的不同,领悟这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用事实阐明观点”的论证特点;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4.学习作者用问句激发阅读兴趣和用事实说理的表达技巧。仿照第二自然段的表达方法,围绕“爱心”仿写一段话,也要用上“总之”这个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合作的重要意义和“卓有成效地合作”之美;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侧重点的不同,领悟这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用事实阐明观点”的论证特点;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演说词的“准确规范、生动形象、逻辑性强”的语言特点以及“用事实来说理”的论证特点,体会列举事例说明道理这种写法的好处。仿照第二自然段的表达方法,围绕“爱心”仿写一段话,也要用上“总之”这个词。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已预习,但课堂上仍要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形式对学生词语掌握情况进行检查评价,既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也便于他们说好普通话,练好当众演讲。

 2.初读感知环节,在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简要概括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演讲稿“准确规范、生动形象、逻辑性强”的`语言特点以及“用事实来说理”的论证特点。

 3.在精读感悟中,以“两个事例”为学习支架,用分组比赛学习,争夺“优秀合作小组”红旗的方式,以及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法推进学生读懂两个事例,

 领悟这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并最终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

 4.学习作者这种用事实说理的写法,并借助课堂小练笔,仿照第二自然段的表达方法(构段方式——总分总,修辞手法——排比,“?”的使用),围绕“爱心”仿写一段话,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习得和运用。

 5.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以评促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单,了解学情。

 2.多媒体课件,两个小口玻璃瓶、14个穿线的彩球、口哨,写有“优秀合作小

 组”的红旗。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音乐渲染,激趣导课。

 1.课件播放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这首歌,生谈感想。

 教师引领:“同舟共济海让路,万人鼓掌声震天。”可见,合作非常重要,今天就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合作,来学习一篇有关合作的文章。(板书课题:14学会合作)

 2.师简介演讲稿。

 3.齐读课题,生质疑:

 问题提炼:①什么是合作?②为什么要合作?③怎样合作?

 过渡:“学贵有疑”,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呢,赶快读读课文吧,聪明的你一定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

 提示:“奏、思、嘴、作、自”都是平舌音,“匙、唇、牲、幢、卓、成”都是翘舌音;“钥匙”中“匙”读轻声。多音字“禁”在这儿读“jīn”。要读准、读正确。

 (1)自由读,同桌互读,找学困生读生字词并及时指正。

 (2)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顾名思义:顾:看到。看到名称而想到它的含义。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倾泻:课文指美妙的乐曲好似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飞扬出来。

 情不自禁:表示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住自己,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3)齐读词语,读出自己的理解。

 (4)钢笔描红,指导。(注意字型结构和笔画的舒展和迎让。“幢”左右同宽,师范写。)

 2.检查朗读课文。

 过渡:词语大家读得很好,课文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读好!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位互读,相互纠正读音。

 (3)指名读文:找学困生按自然段朗读课文,了解每一小节的内容,并提取每一节的关键词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指名说。(提示:仔细听,优点跟着学,读错的地方随时帮助纠正。)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质疑,默读课文。

 2.你能解决几个问题?

 指名解疑并存疑。

 过渡:“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看来,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合作学习吧。

 3.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合作”讲了哪几方面内容?

 小组交流,指名说。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教师相机板书段意。

 第一段(第1—3节):合作的重要意义。

 第二段(第4—6节):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

 第三段:(第7节):呼吁人们学会合作。

 4.结合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从结构上看,这篇演讲稿有什么特点?(引导生结合分段进一步感知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5.再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阐明观点论证道理的?(讨论交流:选取具体的事例。)课件出示:(完成课上作业1)

 小组内交流,举手答。(明确文章主旨,感知演讲稿的特点)

 6.指导朗读课文,感受演讲稿“准确规范、生动形象、逻辑性强”的语言特点。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研读第一部分,感悟合作的重要性。

 1.自读课文第1-3节,请你试着勾画出各自然段中围绕“合作”的主要话题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并尝试写一写批注。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感悟合作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感受演讲稿“准确规范、生动形象、逻辑性强”的语言特点。

 交流:

 ①结合语境理解“孤立”和“各种各样的关系”,领会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文中通过列举学生、工人、军人等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从而说明任何职业、任何人都离不开合作。)

 ②从“只有”一词,你读出了什么?

 ③作者将学会合作,比作“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形象地说明了什么?

 ④“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指导朗读。

 2.再读第二小节,交流:

 ①构段方式,让学生能找出总、分、总各在哪里。

 ②“分”的这一部分有什么特点?(进一步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

 ③文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结合实际说一说,还有哪些职业也需要合作?

 仿照课文的句式练习说话。(引导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体会合作与生活密不可分。)④指导朗读第2节。(注意读好排比句式。)

 指名读,师点评。

 3.在第一部分有一个问句,圈画出来,并思考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文中还有这样的语句吗?指名说(讨论交流:“什么是合作呢?”这一问句过渡,引出对合作定义的叙述。文中“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一句也起到了激发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的作用。)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合作以及合作的重要性。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读课文。

 (六)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解决存留的问题。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说说合作的重要意义。

 (二)研读第二部分,感悟“卓有成效地合作”之美。

 1.自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用文中语句回答。指名答。(围绕关键词“卓有成效”展开研讨,解决存疑。)

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百花园六》课件

 小学语文的学习并不是十分的难,但教师们还是需要及时制定好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解题

 1、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

 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2、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开火车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

 穷人(物质上的贫穷)

 1、穷人是什么意思?(物质上的贫穷)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

 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

 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__________;孩子们没有___________;吃的是___________,菜___________鱼。

 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___________!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__________垂下来。

 母亲的临死的时候,拿___________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___________包住他们的小脚。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四、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

 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二、理解:“穷”人(精神上的富有)

 1、课文只写了穷人的穷吗?你认为他们穷吗?

 2、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善良、爱帮助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同情心、淳朴……)

 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虽然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他们不是穷人!

 3、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

 4、请找出描写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勾出来。

 三、细读重点句,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并感情朗读

 1、交流描写环境的句子

 课件出示

 (1)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

 读了描写环境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那就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2)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西蒙的贫穷艰难使她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但她尽到了母亲的职责。)

 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1)桑娜沉思……

 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

 (2)她忐忑不安地想:……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

 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好品质。

 读了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

 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矛盾的心理过程通过读展示出来呢?抽生读。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你觉得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不仅桑娜有高尚的品质,文中还有谁有?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高尚品质。

 (1)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2)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读了人物对话的句子,我们被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所感动。自己都过得不容易,还要领养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

 (3)同桌分角色读。

 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两个“沉默”各有什么含义?

 (第一次,当丈夫走进屋时,本来焦急盼着丈夫归来的桑娜,现在却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当丈夫询问她在家的情况时,她脸色发白,说话断断续续,丈夫平安归来,该有多少话要说呀,而现在却变得沉默,是因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盘算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内心的激烈斗争。第二次,桑娜向丈夫提起西蒙死了,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她沉默是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

 (4)课件出示:“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这个熬字说明什么?(他为了抚养邻居家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与妻子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4、小结: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文学功底。

 三、小结全文、续写课文

 1、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2、学生续写。

 3、学生交流续写,评价作品。

 四、推荐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多拜读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教材分析:

 本百花园安排了“温故知新”“阅读平台“口语交际”“习作”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2、讨论分析本单元课文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的表达能力。

 3、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

 4、阅读交流“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断”,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

 5、完成本单元习作《我和书的故事》,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

 6、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难点:

 完成本单元习作《我和书的故事》。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时间:第 周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师生一起到语文百花园,看,这里的花朵可真不少,看我们能从中集到多少有用的花蜜呢?

 (一)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1、出示例句

 秦王那么厉害。

 蔺相如不怕他。

 虽然秦王那么厉害,但是蔺相如不怕他。

 2、读句子,边读边比较,前两个句子前后之间有什么关系?

 3、找出第三句话里的关联词语,想想它用在这里表示什么?(虽然……但是……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是转折关系。)

 4、再出示几组句子让学生练习。

 我和他是邻居。

 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

 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

 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

 我们多听多练。

 我们能把普通话学好。

 读上面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每组的两个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是什么,再用相应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

 例如:

 因为我和他是邻居,所以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因果关系)

 虽然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但是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转折关系)

 花草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能防止水土流失。

 (递进关系)

 只要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

 (条件关系)

 如果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

 (设关系)

 你能用上这些关联词语另造几个句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

 (二)拓展与交流:

 1、分角色朗读三位学习小伙伴的话,你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呢?

 2、想想自己对哪篇课文印象最深、哪一点感觉最深,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由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交流的成果。

 在汇报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三)阅读平台

 1、本组课文带我们到中外名著中去游览了一番,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共同欣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春》、《儒林外史》这几部名家名篇的精彩片断吧。

 2、学生默读每一个片断前的导语,明确三个片断的作者、出处及特点。

 一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一段话,娓娓而谈,言简意赅,信念坚定、充满豪情。它成为人们的一则座右铭。

 二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对初春景象的一段描写,叠词、语句、拟人的运用,使语言十分清新、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起来形象生动。

 三是我国杰出的讽刺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对范进中举后的状态的'一段刻画。从其动作、神态、语言中方面进行了细致、准确的描写,把一个可笑的读书人的疯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的面前。

 3、学生自由读文章,把文章读正确。

 4、仔细地读一读这几个片断段后,想一想各自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自己读后有怎样的感受?

 6、交流读后的感受。

 (四)积少成多

 1、出示P157的成语。

 2、读一读这些词语,想一想有些什么发现?(都是四字成语、神态描写……)3、类似的还有哪些?(如:眉开眼笑愁眉苦脸……)

 4、把这些成语背一背或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二、口语交际

 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欣赏了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相信同学们在课下也曾看过不少名家名篇,有很多精彩语句

 片断使你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以“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断”为话题,继续开一次名著赏析会。

 1、先来看看活动的建议,了解一下,自己在赏析和倾听时应注意什么?

 第一、赏析角度要注意多样性。要根据自己的喜爱、认识进行赏析,可以从优美的词语句子、巧妙的表达方法、奇特的观察方位、耐人寻味的哲理等不同角度去分析、评价。

 第二、交流过程要注意互动性。别人发言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感想或见解;自己发言后,要主动征求同学或老师的意见,并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阐述或说明。

 2、自己先准备。

 3、在学习小组内介绍。

 4、小组推荐发言。

 5、依据评价标准评出最佳讲解员。

  三、习作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读过各种各样的书,说说最近读过哪些书?这些书的什么内容吸引了你?你和这些书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能给大家讲讲吗?

 (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写一写你和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二)学习范文,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1、朗读《我和书的故事》一文,想想文中围绕我和书写了什么内容? 2、书给文中的我带来了哪些乐趣?

 3、文中有哪些描写你比较欣赏?(画上波浪线)

 4、指名朗读文章,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看看别人是怎么写“我和书的故事”的,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

 (三)构思指导。

 1、回忆自己读书的经历,选择感受最深的与书有关的事情写出对书的认识。

 2、学生自读本次习作的谈话导语,想想自己明白了哪些要求。

 3、思考“习作讨论平台”的三个问题,与同学们交流。

 (四)教师点拨,提醒注意事项:

 1、用第一人称来写;

 2、联系自己的实际时,一定要是真实的心得、体会,千万不要无病呻吟;

 3、想想怎样才能把你和书之间的故事写得既清楚又能吸引别人;

 4、标题要合适。

 5、写之前,可以先列一个写作提纲。

 (五)学生当堂习作,自己修改,教师巡视,酌情个别指导。

 (六)同桌互改草稿,交由老师查阅。

 (七)誊抄。

 [附]我和书的故事

 画画、唱歌、跳舞……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各有所好,各得其乐。而我的乐趣大部分是泡在书海里。

 书是我的好朋友。儿时,我常常偎依在妈妈怀里,望着皎洁的月光,听妈妈给我讲故事。那迷人的故事,常常使我在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里留连忘返。逐渐,听故事已经不能满足如饥似渴的我了。强烈的求知欲促使我捧起了小人书,那深动的内容吸引了我。慢慢地,小人书也不能使我满足。于是我开始向方块字垒起的“城堡”发起“进攻”。岁月如流水,渐渐地我已阅读了很多书。

 书,陶冶了我的情操,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感情。我曾为被黑暗社会吞没的小音乐家扬科哭泣;曾为被*臣所害的杨家将愤愤不平;曾和小灵通一起漫游世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我常把书比做一叶扁舟,是它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它能增加我们的见识,开阔我们的胸襟,因此,高尔基把书比做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也留下“贵者因书而贵,富者因书而富”的金玉良言。是的,书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太多了,也许只有爱书的人才了解书的珍贵。

 每得到一本内容健康的好书,我都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为它穿好“外套”,再把鼻子凑上去闻闻她那沁人心脾的墨香,巴不得知识的溪水立刻潺潺流入我的心田,我立刻捧着它,如饥似渴地读起来。那一篇篇优美的辞章,又如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田。我知道在知识面前我还是一贫如洗,我将孜孜不倦地去读,去钻。我的乐趣将会永远在书的海洋里寻觅。

 由于我对书的乐趣,所以对写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晚上作完作业,独坐于书桌前,在柔和的灯光下,一叠稿纸,一支笔,就成了我最理想的倾诉心曲的工具。通过笔尖,我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啊!书给我带来了丰富多味的乐趣,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教学后记:

 本节课能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讨论分析本单元课文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的表达能力。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阅读交流“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断”,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完成本单元习作《我和书的故事》,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课件

 导语: 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练。以下我为大家介绍有关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

 收集大瀑布的资料。

  课 时:

 建议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法提示:借助工具书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读通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 ?我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能完成以下习题

 ◇外国人的名字、地方的名字很难读,我能准确读出来,并给带点的字注音。

 塞( ? )特凯达斯瀑布 菲( )格雷特 ?巴拉圭( ) 伊泰普

 ◇ 我要熟读以下词语,并给带点的字注音

 汹( ? )涌 ?汛( ?)期 ?震耳欲聋 ?滥坎滥伐

 枯槁( ) 酋( ? )长 哀悼 ?奄奄一息

 2、 ?我能通过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

 纷至沓来

 奄奄一息

 3、 ?读读课文,我能梳理课文内容

 4、课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也就是先写事情的结果,然后写事情的起因、经过。这样我能给课文分成三部分,分别是:

  二、深入学习、合作探究

 学法提示:我要借助课前阅读提示读文想象,体会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1、 ?我要边读边想象课文是怎么描写以前的大瀑布和现在的大瀑布的?

 以前的瀑布是这样的,如:

 尤其是每年潮讯,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我对这段话的体会很深,作者都用了那些说明方法的

 现在的瀑布是,如:

 它在群山之中无奈的、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竭,奄奄一息。

 我的体会是

 2、我发现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3、课文以“大瀑布的葬礼”为题,又以倒叙的手法叙述,我觉得这样写的好处

 4、课文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我要有感情的多几遍读,争取把课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三、达标提升

 我要联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文后的感想

  四、拓展阅读

 你见过黑色的闪电吗?

 14年6月23日17时45分,著名的天文学家契尔诺夫在一场大雷雨袭击札巴洛日城时,亲眼看到一次飞速滚动的黑色闪电。开始是强烈的球状闪电,在灰色云层的背景下看得很清楚。无独有偶,包格旦诺夫上校于大白天在莫斯科城也看到一个平稳的、冒着气的黑色闪电,直径大约30厘米,像是雾状凝结物。它的身后呈淡红色的阴影,周围呈现深棕色的光轮,像烧红了的大火球,飞快地滚动,不久就爆炸了。

 科学家们观察研究后发现,黑色闪电与人们常见的天空中的条状闪电有很大的不同,它常附在树上、桅杆上、房顶上和金属表面上,呈现出瘤体状或泥团状。当人们用物体敲打它或摘除它时,它便会燃烧或爆炸。‖黑色闪电的“本来面目”很难被认清,人们往往把它看成是一只鸟儿或其他物体。当人或飞机接近它时,它就会变成球状体并发生爆炸,因此是最危险的闪电。‖黑色闪电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研究的结论是:它是由分子气溶胶聚集物产生出来的。是由于太阳、宇宙光、云电场、条状闪电等因素长时间作用于空气产生的。当聚集物基本上聚成球状时,就会变成能爆炸的黑色闪电。

 1.“直径大约 30 厘米”一句中的“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2 .第三段分为三个层次(已在原文中用“‖”标出),请写出层意。

 3 .本文用的说明顺序是。

 4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向他人介绍预防雷电危害的常识。

  五、相关链接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尤其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更是功劳卓著。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面积 IO 万亩的'森林,相当于一个 200 万立方米的水库 。这正如农谚所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吞水吐雨器”。

 它的另一种特殊的吞吐功能孕育了人类。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很高,生物难以生存。大约在 4 亿年前,水陆变迁,海里的先进植物来到陆地,陆地才出现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器”。

 森林,是地球生态的主体,是地球温度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 但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 肺正在 日益。近 200 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被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剧增加。此消彼长,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变暖,引发了热浪、飓风、洪涝及干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让我们大力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使地球的绿色之 肺恢复 健壮,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

六年级上册语文盼课件七彩课堂

 《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为大家分享了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的课件,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怀念母亲优秀教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母、思祖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了解作者。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但是在北京大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宝”,他是谁呢?

 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

 2.呈现季羡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

 (1)课件出示:“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2)学生默读,交流感受。

 (3)出示课题。

 季老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了母亲,也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出示课题《怀念母亲》板书)读,读出“怀念”的情感。

 (4)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对学生讲清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2、自学反馈: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如,题目的双重含义。

 以下这些语言也可在初读时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初步理解: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三、理清文脉

 母亲去逝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国母亲的一草一木也常会浮上心头。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话读一读。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非常地思念“母亲”?(两个“频来入梦”)

 2.朗读句子。质疑。(如,“频来入梦”什么意思?对于“频来入梦”的初步理解应该联系上下文,如文中的日记中的时间可以反映经常怀念母亲,文章的最后一节中的“没有断过”、“一直”“十一年”等。)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品评同学的朗读。

  二、品读思母之情。

 1.自己的生母“频来入梦”,季老却说“不知道是为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

 课件出示资料1: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课件出示资料2: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1)学生浏览以上资料谈体会。

 (2)联系“11月18日”的日记谈理解。

 指读或师范读。

 说说感受,谈谈作者思母的原因。

 教师相机引读: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后来到了德国,来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

  三、品读思国之情。

 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给了我多少的温暖,远在异国他乡,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此时此刻,季老怀念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母,还有那──(祖国母亲)

 1.动情地读一读季老的几段日记。

 2.说说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3.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记,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谈谈体会,或是质疑。

 (2)常人觉得凄凉,可能是因为什么事?

 (3)季老感到凄凉是因为什么事?再次细读下文,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设计想象说话:

 如,因为季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觉得有点凄凉。

 (4)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 季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学生交流。

 设计想象说话:

 如,他想到_________________,仿佛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5)朗读其他相关内容。

 从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游子那诚挚的爱国心,请同学们深情朗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心田。读:

 ──11月16日……

 (读中评议,评议后再读)

 这种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读:

 ──11月20日……

 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丝轻轻的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读:

 ──11月28日……四、抒发情感 ?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很浓很浓。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让我们纵情读一读(课件出示《寻梦》的开头与结尾)。

 1.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2.读着读着,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生母怎样的面影?你又见到了祖国母亲怎样的面影?

 3.这是何等的魂系梦萦啊!你从这“开头”“结尾”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4.从文中找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好吗?

 五、拓展升华

 1.赏读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怀念“母亲”的有关语句:

 “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现在终于闭幕了。在我惊魂甫定之余,我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我离开祖国已经10年了,我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离开时,我头也没有敢回,登上美国的吉普。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

 留学德国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旧邦,

 无端越境入瑞士,

 客树回望成故乡。

 2.小结:是母亲养育了作者,作者也与母亲的命运息息相连。这样一个时刻将母亲装在心中的让人起敬的学者、作家,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为祖国母亲赢得了巨大的荣誉。祖国母亲怎么能不称之为“宝”呢?

 3、在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

 板书:

 6、怀念母亲

 崇高的敬意 真挚爱慕

 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浪淘沙》课件三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盼课件七彩课堂如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2、学生交流课前阅读描写人物的文章的感受。

3、揭示课题,简介作者及作品。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4、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纠正。

5、学生齐读课文。

6、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已经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下面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课文。

三、深入研读,体会感情,交流感悟: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哪个人物?这个人物有哪些特点?

2、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表现了这个人物的特点?画下来并作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盼文章简析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别喜欢,开始盼着下雨,穿雨衣。主要通过描写“我”的心理和动作,表现“我”对雨衣的喜爱和盼望下雨的心情。

第二部分4~17自然段,写“我”好不容易等来下雨,却没能如愿穿上雨衣。作者抓住了我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细致刻画了“我”对穿上雨衣的期盼。

第三部分18~20自然段,写第二天下雨,“我”如愿穿上雨衣。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出愿望实现的喜悦和兴奋。

#课件# 导语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悟。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吃透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教学的方案用于课件。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浪淘沙》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浪淘沙》课件

 教学目标:

 1.会写“簸、涯”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本课三首古诗,疏通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来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浪淘沙》中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浪淘沙》的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用词的生动传神。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古诗三首。

 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三首古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描绘的情境。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

 ①借助拼音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

 ②借助课本注释或者工具书了解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

 ③想想这三首古诗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读三首古诗,教师相机指导读正确。

 ◆着重正音:

 九曲(qǔ)、浪淘、风簸(bǒ)、南朝(cháo)、净无苔(tái)、畦(qí)、绕(rào)、闼(tà)

 ◆着重辨形:

 ?“簸”要注意下部左边的“其”,最后一点要小。

 ?“绕”中“尧”是声旁,有一首“尧字歌”可以用于辨字:

 尧字歌

 用水浇,用火烧;手儿挠,尾巴翘;

 日出东方天刚晓,左边绞丝弯弯绕。

 骁勇善战骑上马,丰衣足食才富饶。

 (3)同桌间互相读,互相正音。

 (4)齐读,读出节奏。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学生再读三首古诗,边读边想,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画出自己觉得好或难以理解的字词。

 2.播放资料,感受黄河的气势,引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对三首古诗有了大致的印象后,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我们先来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看着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们感受到了什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人歌颂过她。那么诗人刘禹锡笔下的黄河有着怎样的风和神韵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板书:浪淘沙。

 (1)学生齐读诗题,结合课前预习和课本注释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浪淘沙:唐代教坊曲,由刘禹锡、白居易创造。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作词牌名。“浪淘”的意思是“波浪淘洗”。)

 (2)了解诗人。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适时提示学生注意刘禹锡的为官经历,了解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出示资料卡)

 刘禹锡生平简介刘禹锡是我国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他出生于公元772年,去世于公元842年,字梦得,他自称是“家本荥上,籍占洛阳”,他的祖上是汉朝的中山靖王刘胜。刘禹锡文学成就非常高,被称为“诗豪”。他从小诵读儒家经典,贞元九年参加科举考试,和柳宗元一起进士及第,也一起登博学鸿词科。但是在考中不久之后刘禹锡因家中长辈去世回家守丧。贞元十六年复出,他在淮南节度使那里做掌书记,上司杜佑很看重他。贞元十八年,刘禹锡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之后没过多久就升任监察御史。而我们颇为熟悉的大文豪韩愈、柳宗元也都在御史台任职,他们三个人因为爱好相同,相互欣赏所以很快就成为好朋友,来往密切。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驾崩,唐顺宗即位。唐顺宗即位后对自己的侍读王叔文、王伾加以重用,当时的唐朝已经有很深的积弊,所以两人希望改革弊政。刘禹锡和王叔文的关系很好,并且王叔文很欣赏刘禹锡的才华,于是就将刘禹锡升职,协助自己改革。但是这次改革并没有成功,由于严重触及顽固派的利益,所以在顽固派的反击下失败了。王叔文被赐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刘禹锡等参与变法的人都遭到贬谪。在之后的二十三年中,刘禹锡多次被召回京城,但是又一次次被贬到偏远之地,郁郁不得志的刘禹锡就这样开始了自己二十三年的飘零生活。一直到大和元年的时候,刘禹锡才被召回京城担任东都尚书,之后又回到朝中任主客郎中,以后还担任过很多官职,最后他因为年纪大了改任一些闲职。在会昌二年的时候,刘禹锡因病在洛阳去世,享年71岁。

 刘禹锡一生在官场上并不得志,但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极高,这也成就了他的一生。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浪淘沙》。

 1.读懂诗歌,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交流质疑。

 预设一:“九曲”“万里沙”

 九曲黄河:自古以来黄河相传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数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大多是少数民族,其中主要是藏族人民。他们根据黄河上游的地形、景观等,将上游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称,如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玛曲、析(赐)支、河曲、九曲、逢留等(藏语中,称“河”为“曲”)。所谓“九曲十八弯”只是一种概数的说法,用来形容河套平原上黄河的曲折蜿蜒。

 万里沙:这是说黄河水里挟带着大量泥沙,既写出了黄河泥沙多的特点,也写出了黄河之长。这里的“万里”也不是实指,而是夸张的说法。

 过渡:大家想看一看黄河远景吗?(出示。)这就是九曲黄河,从高空俯瞰,如巨龙蜿蜒盘旋。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是世界第五大河流,流经九个省和自治区。

 预设二:“浪淘风簸”

 明确:“淘”是水流冲刷,淘洗;“簸”是颠动摇荡。这两个动词连用,节拍非常紧促,渲染出黄河上的险恶风波,河水的汹涌澎湃。

 预设三:“自天涯”

 思考:“自”是什么意思?

 教师出示“自”的几种释义:①自己;②自然,当然;③从;由。第三种释义说得通,“自天涯”是说好像来自遥远的天边。

 预设四:“牵牛织女”

 牛郎织女的传说:牵牛和织女是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的仙女,下凡到人间与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相见一次。

 2.学生简要概括诗意。

 过渡:我们已经理解了字义,那么谁能说出诗意呢?(指名学生回答。)

 示例: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浪滚滚好像来自天边。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去,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品味古诗描绘的意境,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1)品读第一、二句诗,教师提问,指导朗读。

 思考: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黄河的雄伟壮观?(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朗读提示:读出黄河雄伟壮阔、气势磅礴的力量美。

 (2)品读第三、四句诗,教师提问,指导朗读。

 思考:①品评“上”字。这个字用得好吗?可否改为“到、过、去”?

 预设:诗的语言精练,其中的每个字都要经过推敲,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炼字”。这里引导学生品读“上”,就是让他们体会诗歌用字的精练。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其他字填到诗中读一读,看效果有何不同。“上”能给人一种勇往直前、知难而进的联想,因为要逆着汹涌的河水而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其他字则不会有这种联想。

 ②设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去到了牵牛织女的家,想象一下会看到怎样的画面?

 (如:男耕女织、互敬互爱。)

 朗读提示:最后一句要由豪迈转为轻柔,读出牛郎织女家的宁静美好。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最欣赏诗中哪一句所描绘的画面。

 示例:

 生1:我喜欢“九曲黄河万里沙”一句。读到这一句,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黄河自西向东绵延,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上的情形。

 生2:我喜欢第二句。读到这一句,我仿佛听到了黄河咆哮的声音,仿佛看到了浊浪滔天的情形,感受到了黄河磅礴的气势。读这一句诗时我还想到了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生3:我喜欢最后两句。读这两句,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人撑着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河水中逆流而上,毫不畏惧。经历了一番拼搏之后,他终于到达,是那么宁静,那么美好。

 2.拓展阅读。朗读《浪淘沙》组诗中的其他几首,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

 过渡:诗人用精练的语言将现实中汹涌的黄河与想象中静谧的相融,这是多么奇伟的想象啊!但是诗歌的妙处就在于给人以无穷的联想,这首诗真的只是描述了自然界中奇伟的景观和诗人神奇的想象吗?我们对此不做过深的理解,但我们可以结合其他几首诗来思考一下。《浪淘沙》一共有九首,我们挑出几首有代表性的诗作,大家读一读,再结合我们今天学的诗想一想,说不定会有新的体会。

 (出示课件)

 浪淘沙?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译文]朝阳照在江雾初开的小洲上,淘金的女伴早已布满江滨。美人的首饰和侯王的金印,全都是从沙中浪底淘来的黄金。

 浪淘沙?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译文]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预设:关于课文中这首《浪淘沙》的理解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以淘金女的口吻讲述了淘金的艰辛,表达了她们对“牛郎织女”那样幸福生活的向往;有的说在这里指朝廷,“浪淘风簸”指诗人为官生涯中无数次的坎坷动荡,但尽管如此,诗人仍然不屈服,以一种昂扬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体现了他的豪迈情怀。对学生来说,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本诗中奇特的想象,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即可。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去探索更深层的含义。

 五、朗读悟情,背诵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举行配乐朗读比赛。

 预设:可以指名朗读,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给学生渲染出恰当的气氛。好诗不厌百回读,在学完全诗后,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学生读诗,还可进行小评比,看哪位学生读得。

 2.想象画面,结合板书,学生试背。

 3.延伸拓展,丰富积累。

 (1)课外搜集描写黄河的古诗词。(2)课外搜集刘禹锡的其他名诗,读一读,背一背。

 六、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篇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浪淘沙》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浪淘沙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读通读顺。

 浪淘沙刘禹锡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理解词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事物的形状、状态。)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借用理解。

 3、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迈。

 四、品用词,练语感。

 (一)品评“上”字

 1、诗的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诗中哪个字作者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

 2、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到、过、去、……)

 把这些字填进去读读,与“上”字比一比,“上”字好在什么地方?

 小结:是啊!一个“上”字,引发了我们学生多少联想

 (二)尝试推敲。

 现在,老师让你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客船。(来、去、到、见、……)

 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五、自主小结,自主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

 2、你认为这堂课应做什么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巩固或延伸,如配乐诗朗诵,画画情境图,改写散文或现代小诗等等)

 

篇三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浪淘沙》课件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淘、簸、涯。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把对句子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起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上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播放课件: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神韵吧!

 3、板书课题:浪淘沙。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句。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

 (3)分小组学习、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4)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板书:浪淘风簸)

 (5)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气势雄伟)

 (6)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

 (1)全班齐读。

 (2)诗人想直上去做什么呢?(板书:直上)

 (3)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之上,到那天上的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板书:想象写实)

 3、指导朗读。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5、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四、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

 2、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