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名句

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论语中的名句,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143.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6、(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9、140.回头好,回头好,世事将来一笔扫。红尘堆里任他忙,我心清净无烦恼。

10、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2、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13、(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6、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17、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9、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0、(无可无不可)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出处)《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

2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3、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4、(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2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7、162.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28、子不语:怪,力,乱,神。

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1、(欲速不达)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3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4、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9、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一大尸利沙树林,我能尽数每一叶数,有人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4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2、(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处)《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4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7、184.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4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0、(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51、145.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52、172.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5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5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5、(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6、子不语:怪,力,乱,神。

57、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58、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9、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60、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6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6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6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64、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6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70、192.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7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7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73、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7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7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7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77、(杀身成仁)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80、187.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81、(割鸡焉用牛刀)也做杀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82、(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8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84、(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85、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86、寝不尸,居不容。

87、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8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9、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90、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9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9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4、(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95、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9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97、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9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99、巧言令色,鲜亦仁!

10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01、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10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0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0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0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06、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0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8、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09、(能近取譬)譬:打比方。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出处)《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10、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111、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11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13、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14、jzd365.com更多精选名人名言阅读

1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1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8、未知生,焉知死?

119、过犹不及。

12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21、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122、(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23、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124、(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125、199.许多念佛同修问我:什么叫功夫成片?这就叫功夫成片,真的成片了。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确实不动心,不被它所转,不受它影响,功夫才叫得力。功夫得力,就肯定能往生,你往生就有把握。这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夫,是念佛人起码的功夫,最低的功夫。

126、君子周急不继富。

127、未知生,焉知死?

128、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2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3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31、子不语:怪力乱神。

132、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133、193.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34、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13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3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37、巧言令色,鲜亦仁!

138、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3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40、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4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42、(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43、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144、虽蛮貊之邦行矣。

145、168.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

146、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47、195.佛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悯。是名知足。

148、149.一切法从心想生。

149、154.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150、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5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52、(理屈词穷)理:道理,理由;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出处)《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53、言必信,行必果。

154、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15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5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5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58、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

159、148.释迦所以兴出世,惟说弥陀本愿海。

16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6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6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6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64、寝不尸,居不容。

165、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66、186.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终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昔有女人远游佗国。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涨力不能前。爱念不舍母子俱没。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以是因缘母有十德。一名大地。于母胎中为所依故。二名能生。经历众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养育。随四时宜能长养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七名安隐。以母怀抱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导引子故。九名教诫。以善言辞离众恶故。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167、178.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16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69、(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7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1、188.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189.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172、(道听途说)道:道路;途:路途。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173、当仁,不让于师。

174、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满四大洲所有男人女人童男童女,如是皆得到七地菩萨的果位,彼所积聚功德可以计量,而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计量。

175、152.离一切诸相,即一切诸佛。

17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8、(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79、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80、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181、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8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83、169.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18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8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8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8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8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8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9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9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93、147.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194、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陀;若能诚敬事他,何须别求功德,

19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97、佛经经典名句

19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99、朽木不可雕也。

200、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0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出处)《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0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0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0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207、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208、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09、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0、(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211、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212、德不孤,必有邻。

21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14、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215、(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216、170.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217、157.永明延寿大师《禅净四料简》

2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1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20、160.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221、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2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曰:思无邪'。

223、愿意去(很爱去)的话,正念分明念佛,固然可以往生,假设我睡著,他也有办法叫醒我,带我往生,就算我昏迷不醒,他也有办法抱著我往生,即使我不能动,佛也有办法扛著我往生,反正他都有办法!只看我信不信他有办法。 我们看父母亲带著孩子去旅行,万一在火车上,小孩睡著了,难道父母亲会把小孩子丢在车上、丢在外面就自己回家了吗?孩子睡著了,父母亲一定会设法把他抱回去的。

224、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22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26、(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27、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0、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231、(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出处)《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2、(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出处)《论语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23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34、155.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235、177.无极之胜道,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何为著世事,譊譊忧无常。

236、158.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237、参参禅?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大宝给你,你还嫌不够,这儿偷一点,那儿偷一点,这不是偷心吗?让这个偷心彻底死掉,完全仰靠阿弥陀佛,这样才能老实念佛。

23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39、君子周急不继富。

2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4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42、(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4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4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5、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24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47、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248、165.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

249、191.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250、(见危致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同见危授命。(出处)《论语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251、敬鬼神而远之。

25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5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5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5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5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57、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5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9、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6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6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6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4、不怨天,不尤人。

26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6、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26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6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69、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70、宽广如铁围山不可量之大海,我能以一毛端滴水尽数无馀。设若有人唸诵此一遍六字真言所获福聚功德不可胜数。

27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7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73、153.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27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75、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27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7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78、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

27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8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81、(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28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83、164.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

284、(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85、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8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出处):《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8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8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89、朋友切切思思。

290、若称名,即时除无量无数劫生死之罪。-

29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92、190.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29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9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95、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296、食不语,寝不言。

297、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99、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30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0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0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0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04、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30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0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07、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30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0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1、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31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315、(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3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17、173.不欣世语,乐在正论。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

318、(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2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2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32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2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3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30、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33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3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3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334、(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3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36、166.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337、(文质彬彬)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38、德不孤,必有邻。

33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40、德不孤,必有邻。

341、(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42、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43、未知生,焉知死?

34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346、144.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347、136.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

34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49、137.大乘经典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注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东西全部包括进去。

35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51、185.弥勒菩萨的《劝孝偈》

352、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53、朝闻道,夕死可矣。

354、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355、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5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57、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358、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35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60、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61、(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62、159.净空法语: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

36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364、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6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66、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67、(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6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9、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370、父母,唯其疾之忧。

371、(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372、道不同,不相为谋。

373、167.观法如化,三昧常寂。

37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75、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37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37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7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79、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80、(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38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82、食不语,寝不言。

38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84、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38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8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87、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于一年有十二个月或润年有十三个月,不分昼夜雨滴滴落,我能一一尽数其滴数,而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388、176.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38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9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91、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392、135.戒杀念佛兼放生,决到西方上品会。

393、(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94、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95、151.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39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9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98、邦无道,危行言孙。

399、179.若曹作善,云何第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勿随嗜欲,不犯诸恶。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做事仓卒,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功夫。

400、150.具足信愿行,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40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0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403、晨昏菽水随时奉,足保儿孙世代芳。

404、巧言令色,鲜亦仁!

405、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06、(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07、142.妄认四大假合以为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40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09、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123.往生西方阿弥陀佛世界,这是很重要的,今生我们不往生,后面就是百千万劫的沉沦。

那么往生究竟有多难呢?

需不需要我们念佛念得很有功夫不需要。

需不需要我们修行得道 不需要。

到底需要什么呢?

不管男女老少,善人恶人,君子小人,十恶不赦,没念过佛的人,不管念得好不好,临终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必定往生。没有什么念得好与不好,念得好与不好都能往生。

124.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125.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126.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27.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128.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129.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纵使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13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131.口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

132.世间人业障、罪障很重,所有一切经法、忏法都消除不掉的,业障重到这个程度,都没有办法消除的,最后还有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够消除得掉。

410、(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11、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1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14、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415、194.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416、141.世间事无非是幻,世上人何必认真。

417、134.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41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0、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21、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颜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42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423、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24、(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出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25、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426、(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42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28、朝闻道,夕死可矣。

429、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43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3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3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33、朝闻道,夕死可矣。

434、197.佛告阿难。汝见有人驱放群牛不。唯然见之。佛告阿难。此屠家群牛。本有千头。屠儿日日遣人出城。求好水草养令肥长。择取肥者日牵杀之。杀之死者过半而余者不觉。方相抵粗跳腾鸣吼。伤其无智故说偈耳。佛语阿难。何但此牛。世人亦尔。计于吾我不知非常。饕餮五欲养育其身。快心极意更相残贼。无常宿对卒至无期。曚曚不觉何异于此也。

435、175.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宜各精进,求心所愿。

436、(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37、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438、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3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4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4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4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43、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44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4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46、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447、食不语,寝不言。

44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49、(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450、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451、(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452、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45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5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45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5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5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458、180.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45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6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6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6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63、181.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阿弥陀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归依瞻礼,如说修行,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当获如上所说功德。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464、(后生可畏)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6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66、子不语:怪,力,乱,神。

46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6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6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0、寝不尸,居不容。

471、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47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7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7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7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76、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477、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47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479、156.蕅益大师便很肯定的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

480、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481、礼,与其奢也,宁俭。

48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83、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484、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485、139.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的?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个诸位要知道。不仅释迦牟尼佛,一切诸佛都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个道理就很深很深。「阿弥陀佛」的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你想想,一切诸佛是不是都是无量觉,他要不叫无量觉,他怎么成佛?所以,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共同的名号,他要不成无量觉,他就不能成佛。所以他要念他自性阿弥陀,念他自性无量觉,证得自性无量觉,他就圆满成佛了。所以才晓得,诸佛是念阿弥陀佛而成佛的。

48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87、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488、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8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9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9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92、146.才入信门,便登祖位。

493、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9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9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496、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497、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8、食不语,寝不言。

499、163.好了歌作者:跛足道人(曹雪芹)

500、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01、174.累念积虑,为心走使。

502、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0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0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05、不因父母所生,且导你身何得,何必灵山烧甚香,只须堂上敬爹娘,

506、(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50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0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09、(斗筲之器)比喻气量狭窄的人。(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51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511、(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5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13、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劝令听闻,不生忧恼,乃至昼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所称赞。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5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15、(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51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5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19、183.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

520、161.劝修行

52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522、(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523、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52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2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2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2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528、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9.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5.缘起法身偈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七佛通诫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8.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9.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0.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1.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释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3.拘留孙佛偈 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34.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7.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8.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0.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41.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42.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於中不惊不惧,云何於中广贪财利,云何於中耽淫嗜酒,云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噉,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於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於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

43.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44.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45.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46.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4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48.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49.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0.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51.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52.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53.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54.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55.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5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57.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58.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59.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60.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61.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62.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63.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64.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5.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66.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67.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68.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69.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70.或毁他节行。而妻女酬偿。或污彼声名。而子孙受报。绝嗣之坟墓,无非轻薄狂生;jnv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当富则玉楼削籍。应贵则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诛。地狱饿鬼畜生。没受三途之罪。从前恩爱。到此成空。

71.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72.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73.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74.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75.当发菩提心  广济诸群生 是则供正觉三十二明相

设满恒沙刹  珍妙庄严具  奉献诸如来及欢喜顶戴

不如以慈心  回向于菩提 是福为最胜无量无有边

余供无过者  超踰不可计  如是菩提心必成等正觉

76.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77.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 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78.四种往生 正念往生、狂乱往生、无记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得往生;狂乱往生是人在生时作恶多端,临终时见到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苦逼,于狂乱中,忽然遇到善知识教他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即得往生;无记往生是人于平日发心皈命于佛,到临终时,虽然心神衰弱而成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但是乘著他以前念佛的功德而得往生;意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虽然不能出声念佛,但中意念阿弥陀佛,一样可以往生。

79.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80.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81.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82.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83.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84.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85.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8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87.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88.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89.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90.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91.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92.淫人妻女笑呵呵 妻女人淫意若何 不欲人淫妻女报 急将淫念立消磨。

93.淫人妻女毁人节 万恶罪名集其身 天理循环有报应 我淫人妇妇淫人。

94.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9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96.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97.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98.建水月道场 作梦中佛事。

99.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00.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529、仁者,其言也讱。

530、(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31、(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532、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