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语句

每个人每天都在与外界进行交流,大众社会开始需要句子,读读这些句子,让我们有同感,你的常用句式是哪些呢?以下“国学经典语句”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9、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论语》

1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1、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2、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经》

1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8、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19、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经》

2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2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6、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警世通言》

2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3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33、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

3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3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3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3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38、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3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4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4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4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4、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45、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4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4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德经》

4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9、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梦龙《警世通言》

5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5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5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5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5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56、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诗经》

57、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58、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国语》

5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6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明吕坤《呻吟语应务》

6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64、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6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6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6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68、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6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70、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7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7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7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7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7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7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77、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7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7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80、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8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8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8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

8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8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6、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87、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88、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8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9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9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9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9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94、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楚辞》

9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

9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97、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98、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9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100、诚于此,动于彼,神之道与!张载《正蒙》

10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102、虽被万戮,岂有悔哉!《史记》

10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104、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道德经》

10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0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10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0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09、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经》

1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111、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11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11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1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15、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116、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经》

117、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11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19、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

120、哀哀父母,生我劬(q ,过分劳苦)劳。

121、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122、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123、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124、思灵泽兮一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待天明兮立踯躅。《楚辞》

12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2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1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2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2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13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131、一之日觱发,二之日粟烈。《诗经》

13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

133、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13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3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36、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论语》

13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3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40、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14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4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14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5、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4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

14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4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49、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15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51、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屈原《楚辞》

152、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153、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15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5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156、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57、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国语》

15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5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6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61、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16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16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6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66、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楚辞》

167、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16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16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7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17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7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73、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17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7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7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7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17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79、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8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8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8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18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8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8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87、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188、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18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9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道德经》

19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19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9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19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9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9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98、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199、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20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

201、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20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03、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经》

20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05、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20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0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0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20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211、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经》

2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1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214、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史记》

2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21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217、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218、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2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22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222、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224、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

2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2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楚辞》

228、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229、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23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3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3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233、和乐,道之端乎!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张载《正蒙》

23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23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36、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23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23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23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24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4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42、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者,是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24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4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4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

24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47、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248、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清《增广贤文》

24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25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5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5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25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25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5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25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25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258、国学经典名言

25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26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261、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

262、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26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264、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65、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6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26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26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26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7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7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7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273、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7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7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76、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277、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27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7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8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81、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8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283、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诗经》

28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85、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

28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287、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88、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28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29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91、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易经》

29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93、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29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95、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29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29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29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99、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300、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301、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30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

30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0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30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30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30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308、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30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31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11、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3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31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3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15、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道德经》

3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3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31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320、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

32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32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32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32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32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3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32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32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330、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史记》

33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33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3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33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33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33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338、以心求道,正犹以己知人,终不若彼自立彼伪不思而得也。张载《正蒙》

33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34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34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342、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34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34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4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4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34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34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4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35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5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352、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

35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5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35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5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道德经》

35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35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35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6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6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36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6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6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6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6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36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36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6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7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7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37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373、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374、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楚辞》

37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7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7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37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8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38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82、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38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384、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385、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38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38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38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389、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390、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39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39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39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394、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9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96、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397、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39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9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400、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易经》

40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40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403、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章》

404、国学经典名句

405、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406、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40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40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40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

4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1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1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4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4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1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41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418、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4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420、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迂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

42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42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42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424、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42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26、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427、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428、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42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43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431、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43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3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43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3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43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37、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43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43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440、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

44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4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443、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444、

jzd365.com更多句子大全编辑推荐

44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44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44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48、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

44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45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5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45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45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5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45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45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57、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458、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45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46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46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6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46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6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46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46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46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6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469、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道德经》

47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47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47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47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474、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47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47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77、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478、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励志名言 )

47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80、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经》

48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48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48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48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85、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48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487、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8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48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9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9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49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49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49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49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496、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9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498、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易经》

499、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50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50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

50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50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50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505、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

506、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507、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50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509、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5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51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512、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两故化,推行于一。张载《正蒙》

5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1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15、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51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518、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诗经》

519、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52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52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52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52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24、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525、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52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27、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诗经》

5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2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30、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3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532、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53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53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535、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53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53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53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53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540、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541、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5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54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易经》

544、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

54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546、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547、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54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549、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550、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道德经》

5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5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553、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55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55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55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55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5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55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560、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孝经》

56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56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6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56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56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56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567、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568、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56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7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571、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57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57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574、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57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7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57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57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57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8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58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58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8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58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58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58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58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8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58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590、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591、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诗经》

59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59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94、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59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59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59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598、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59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600、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60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60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0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604、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

60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60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60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60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60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610、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诗经》

61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6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1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1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

61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6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617、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孔子《孝经》

618、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61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道德经》

62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62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62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623、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62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625、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经》

626、国学经典语句

62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62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62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63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31、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楚辞》

63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63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634、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

63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6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63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638、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63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64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64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642、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诗经》

6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64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64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64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4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64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64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65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651、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礼记》

65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65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65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65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65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657、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658、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65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660、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

661、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66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66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

66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6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666、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66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66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66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7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71、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67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67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74、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67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67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67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67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67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68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6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68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683、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68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68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8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68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68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689、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690、仁者见之谓之仁,句子网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

69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69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69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69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9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69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69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6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69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700、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70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702、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70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70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70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706、子弱母壮,朝纲必乱!《史记》

70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708、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70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7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7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712、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713、由象识心,徇象丧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张载《正蒙》

71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71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716、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

717、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71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719、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楚辞》

72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721、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72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72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72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72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72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72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7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730、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史记》

73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3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73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73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735、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736、能受国之诟,是为社稷主。《道德经》

737、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73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739、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易经》

74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7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74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74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74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74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46、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诗经》

747、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4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74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750、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75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75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5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75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75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75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75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75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759、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76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76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76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76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64、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易经》

765、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经》

76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767、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76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76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7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771、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7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77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774、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张载《正蒙》

775、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77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777、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

778、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779、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80、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78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78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78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8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78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78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78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78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78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79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9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792、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793、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794、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795、国学最经典的句子

79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79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798、国学经典语录

79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易经》

80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801、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80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80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80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805、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

80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80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0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809、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8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8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1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楚辞》

81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81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81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81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81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81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819、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82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821、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822、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孔子《论语》

82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82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82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82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827、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易经》

828、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8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83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83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83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83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83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3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836、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警世通言》

837、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8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3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

840、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84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84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84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84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4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84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847、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易经》

84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

84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850、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85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85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853、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张载《正蒙》

85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85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85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85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858、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

859、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

86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86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

86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86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86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65、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增广贤文》

86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867、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

868、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易经》

869、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87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87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87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873、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

874、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87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876、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楚辞》

87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87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87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88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88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88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88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88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88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88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

88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88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88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89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89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89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893、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89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89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89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89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898、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89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90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90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90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90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90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90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90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907、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90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90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9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91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91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913、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91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9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91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91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91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919、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

92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921、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明吕坤呻吟语应务

92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23、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92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92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926、有以无难以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国语》

92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

92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929、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930、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

93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93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93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934、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礼记》

93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93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93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93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章》

93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

940、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94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94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4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

94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94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94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94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48、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949、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95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951、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

95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953、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史记》

95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955、义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动静合一存乎神,阴阳合一存乎道,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张载《正蒙》

95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957、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95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95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960、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961、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诗经》

96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96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96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96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966、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楚辞》

967、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968、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楚辞》

96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97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97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972、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97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97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97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976、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97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97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979、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

98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98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98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98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984、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楚辞》

98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98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

98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98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989、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99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99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99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993、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99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99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99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99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9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99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00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00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

100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

100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004、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00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00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1007、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00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道德经》

100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10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011、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101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01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1014、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10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01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

10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018、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

101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1020、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

102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102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023、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易经》

102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02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026、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经》

102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028、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易经》

102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1030、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103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1032、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张载《正蒙》

103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0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03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1036、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37、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礼记》

1038、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103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10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104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042、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

1043、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1044、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章》

104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0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04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04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04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05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05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052、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105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1054、匪是匪,我是我,思念抑或思考,而我在这里,你在天涯的那端。《诗经》

105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105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105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05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059、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1060、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061、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106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06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106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

106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06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0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06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06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07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07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107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07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07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07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07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77、见侮而不斗,辱也。

1078、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经》

107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108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1081、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易经》

108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083、多行不义必自毙。

1084、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1085、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易经》

108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08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088、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108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