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签署是签字还是盖章

2.个人印章如何才具备法律效益?

3.合同签名可以用个人印章吗

个人签名章的法律效力是什么呢_个人签名章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电子签名、电子印章法律效力如何辨别真伪。

电子数据时代,电子签名、电子印章使用场景很多,如银行业务、工商局办事、二手房交易、微法院诉讼平台等等。那么,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的法律效力如何?在使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效力问题:

电子签章,只要是安全电子签章就是有法律效力的。

那么怎么样才算安全电子签章呢?

1.可以确认使用人身份;

2.能够证实该电子签章由使用人独有。

3.签署后不可篡改,否则可以被察觉。

详见:《电子签章条例》第六条。

电子签名,只要是可靠的电子签名就是有法律效力的。

那么怎么样才算可靠电子签名呢?

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详见:《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

电子签名和第三方认证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电子签名口以不进行第三方认证。如果需要第三方认证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认证服务。具体来说,第三方认证是个加持、增强效力的作用。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应当对申请人的身份进行查验,并对有关材料进行审查。通过后,签发电子签名认证证书。

如何辨别电子印章呢?

简言之,审查“认证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

简单易操作的审查办法有:

1.审查电子印章与合同相对方主体名称是否一致。

2.审查电子印章是否完整,有无篡改,有无防伪编码等。

3.审查网上签约流程是否需要进行实名注册并完成验证(保证处于电子签名人的实际控制之下)。

实际操作中的建议:

第一、约定优先。

双方可以约定,在工信部认可的电子合同服务平台(如云签、法大大)上签署合同,因为有第三方认证,可以避免合同无效。如果重大合同或考虑到交易习惯,也可以排除约定,即不同意使用电子印章,而要求必须实地实物(公章、签名)签署,不得选择线上签署。

第二、做证据使用时,用公证来加强效力。

法院对于以下情形的电子数据可以确认其真实性,除非有相反证据:

1.由记录和保存电子数据的中立第三方平台提供或者确认的。

2.以当事人约定的方式保存、传输、提取的。以上两种情形参见“第一、约定优先”。

3.在正常业务活动中形成的。

4.电子数据的内容经公证机关公证的。

签署是签字还是盖章

1、私章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不能单独成为法律效力成立的要件,必须和其他材料一起使用才有法律效力。

2、私章不能代表签名,我们在日常社会行为中,如果要私章有法律效力,必须有备案或通过公证,否则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3、印章包括公章和私章,前者包括单位、组织、个体工商户,国家对此实施备案管理;后者仅用于个人,国家没有实施备案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扩展资料:

1、任何单位公章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领导批准制度。即每次使用单位公章都必须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批准同意,若单位法定代表人外出或因其他重要任务不能批准使用,也必须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副职等合适人员批准使用。具体经管人员不得擅自使用单位公章办理任何事情

2、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参照“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公章

个人印章如何才具备法律效益?

签署既可以是签字也可以是盖章。

一、签字的法律效力与使用

签字是指个人或代表单位的负责人亲笔在文件上书写自己的姓名,以表示对文件内容的认可。签字具有明确的个人特征,能够直接反映签署人的真实意愿。在合同中,签字是最常见的签署方式,它代表了签署人对合同内容的承诺和接受。签字具有法律效力,一旦签署,签署人就需要按照合同内容履行相关义务。

二、盖章的法律效力与使用

盖章通常指使用单位公章或专用章在文件上加盖印记,以表示单位对文件内容的认可。盖章具有单位特征,能够代表单位的整体意愿。在涉及单位权益的合同或法律文件中,除了需要负责人签字外,往往还需要加盖单位公章,以证明该行为是单位行为而非个人行为。盖章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加盖,单位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签字与盖章的选择与注意事项

在选择签字还是盖章作为签署方式时,应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进行。对于个人之间的合同,通常选择签字即可;对于涉及单位的合同,除了签字外,还需要加盖单位公章。此外,签署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签署人具有相应的权限和资格,避免无权代理或越权代理的情况发生;

2.确保签署的文件内容真实、合法、有效,避免签署无效或违法的文件;

3.签署时应仔细核对文件内容,确保无误后再进行签署;

4.签署后应妥善保管签署的文件,以备日后查验。

综上所述:

签署既可以是签字也可以是盖章,具体取决于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签字和盖章都具有法律效力,但使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签署合同时,应确保签署人具有相应权限和资格,文件内容真实合法有效,并仔细核对无误后再进行签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三十二条规定:

当事人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第三条规定:

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

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章管理条例》

第二十五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制作和使用印章。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处以二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合同签名可以用个人印章吗

个(私)人印章一般没有法律效力。私人印章,只有公民本人以本人的名章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才有效。一般情况下经过公安机关备案过的私人印章具有法律效力,或者是在银行进行过备案的私人印章具有也是有法律效力的。

公民本人在相关法律文书上加盖名章的时候,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符合无效或可撤销 可变更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下。私章不能代表签名,我们在日常社会行为中,如果要私章有法律效力,必须有备案或通过公证,否则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印章包括公章和私章,前者包括单位、组织、个体工商户,国家对此实施备案管理;后者仅用于个人,国家没有实施备案管理。

扩展资料

个人印章的注意事项:

1、大小适宜: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

2、数量宜少: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位置恰当: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

百度百科-私章

百度百科-公章

可以的。

1、私人印章在法律的效力上是可以代替签字的。私章也是法律认可的一种形式。如果想否认该私章加盖的话;必须提供没有使用该私章的证据。否则,默认为合同成立。

2、如果在实践中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最好取得法定代表人的签字而不是私人印章。当事人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3、当事人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4、合同一方是自然人的,签字或者按指印即可,如果合同一方本人不能到场签署,其合法授权的人员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代签;合同一方是企业单位的,签字人应当是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是经法定代表人和单位授权的其他人在授权范围内代签。

一、签订合同注意事项都包括什么?

1、核实确认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2、确认合同的形式:

⑴、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

⑵、用口头、信件、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必须签订确认书并盖章签字;

⑶、倒签合同要标明合同背景。

3、合同的必备条款要具体、明确;

4、订约前的合同义务;

5、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

6、合同签订后,合同原件须交公司统一保管;

7、合同内容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不得含有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因故意及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

二、合同章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1、对合同当事人而言,合同上加盖合同专用章,表明双方当事人对订立合同的要约、承诺阶段的完成和对双方权利、义务的最终确认,从而确定了合同经当事人双方协商而成立,

2、对当事人双方发生了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基于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得出,私章也是受到法律认可的,如果想要盖章的话签订的合同同样能够生效,但如果在之后发生纠纷,不能够提供没有使用私章的证据,就可能会默认合同成立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